陆游,南宋著名诗人。对后人而言,他一生被赋予的最重要的两个标签, 一是爱国主义诗人, 二是“钗头凤”的爱情悲剧。

陆游的第一任妻子姓唐,后来因南宋文人周密所著《齐东野语》一书中提到, “陆务观初娶唐氏, 闳之女也,于其母为姑侄”, 久而久之,在流传下来的故事中,陆游的前妻唐氏和他成了姑表亲关系,即表妹唐琬。在古代,表兄妹是允许通婚的。

唐琬出身于大家族,是个妥妥的大家闺秀兼才女。陆游的文学造诣自是不用说,陆家也是官宦世家,加上陆唐两家还有亲戚关系,这段婚姻本该十分完美。至于为啥会发展成悲剧,问题就出在陆游的母亲身上,她很不喜欢唐琬。

虽说婆媳矛盾自古就是个大问题,但唐琬是陆母的娘家亲戚,是她亲兄弟的闺女,也不知道老太太咋想的,非得把事情做绝。

有一种说法是,唐琬才华横溢,跟陆游志同道合,二人婚后时常诗画为伴,琴瑟和鸣。老太骨子里的封建思想作崇,她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太聪明的媳妇儿不是好媳妇儿, 唐琬这样简直就是耽误陆游进步,难怪陆游考不上功名,全赖她!差评!

还有一种说法是,唐琬嫁到陆家之后一直没有生育,陆母觉得她生不出孩子,“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来了个棒打鸳鸯,逼着陆游把唐琬休了。

那个年代讲究三纲五常,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说白了就是臣子要绝对服从君王,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妻子要绝对服从丈夫。读书写字是男人的事,女人靠边站,好好相夫教子就够了。在陆游母亲眼中,唐琬天天舞文弄墨就是不对,她就不该有才华。

除此之外,古代男子休妻一般讲究七出, 即“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窃盗”。只要犯了其中任何一条,丈夫就有理由休妻,旁人也不能说什么。这也是陆母逼着陆游休妻,陆游心中一百个不愿意却不得不照办的原因之。而且他是个孝子,古代讲究“百善孝为先”,他无法违背母亲的意思。

离婚后,陆游把唐琬安置在别院,估计想先缓缓, 过阵子再找个借口把她接回来,比如想办法让唐琬尽快生个孩子什么的。又或者,将来等陆母百年之后,他们可以再续前缘。

可惜,陆游的小算盘被精明的老妈发现了。老太太非常非常生气,为了掐断陆游想和唐琬相守的最后一丝希望, 她做主让儿子娶一位王姓女子为妻。大孝子陆游没办法,母亲的话他不敢不听。即便心里惦记着唐琬,他还是娶了王氏。

陆游和王氏成婚没多久,王氏怀孕了。唐琬也改嫁了,新任老公是同郡的赵士程。这位赵同学的背景有点牛,是皇族赵氏的后裔,正统的宗室子弟。

就这样,陆游和唐琬各自有了新的家庭,房门一关过起了各不相干的日子。虽说二人是姑表亲,但经过休妻事件后,两家应该不会再有来往了。

故事到这里还没结束,生活远比小说曲折多了,要不怎么说小说剧情都源于现实呢。

十年后的某一天, 陆游独自到沈园游玩。

沈园本是一处私家花园,后来对外开放,只要有空,随时可以去溜达。陆游可以去,唐琬也可以去。只不过二人都没想到,他们会在这里偶遇。前任见面本就尴尬,更不巧的是,唐琬的现任赵士程也在。哦,简直就是个“大型修罗场”。

唐琬和陆游的旧事,赵士程自然是知道的。他们是同乡,就那么大点的地方,有什么秘密能捂得住?不过赵士程心态很好,对妻子也很尊重,他非常大方地同意了唐琬跟陆游交谈并敬酒。一来,毕竟是亲戚关系;二来,可能也是想帮唐琬解开心结。

这次见面让陆游很感慨,唐琬离开后,他在沈园的墙壁上写下了《钗头凤》。

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东风恶,欢情薄”一句很有深意。突如其来的东风吹散了春日的美景,就像陆游和唐琬的婚姻,说断就断。这个“东风”八成指的就是陆母了,可见陆游对母亲是有埋怨的。原本多美好的一段姻缘,说拆散就拆散。

上阕词的结尾,陆游一连感叹了三个 “错”字,可想而知他有多么悲痛、无奈。离婚这些年,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唐琬,但他们的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后来唐琬再游沈园,看见了陆游在墙壁上写的词,心里顿时浪涛翻涌。她抑制不住悲痛,和了一首《钗头凤》。

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琬这首词虽不及陆游,但也不失为佳作,道尽了有情人无法相守的悲哀。她又何曾忘记陆游?只怪造化弄人,天不遂人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