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第二十九届上海电视节开幕。今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国际化稳步提升,上海电视节节目展播和线下惠民放映导赏活动更贴近生活,16个区的市民可以选择家门口的文化空间,欣赏到50余部/集白玉兰奖优秀报名作品,并与全球影视人面对面交流。


本届电视节的白玉兰奖评选征集,收到来自全球五大洲5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部作品。电视剧类别中,中国剧报名约190部,海外剧从上一年度的近110部增加到近170部,实现53.7%的增长;纪录片类别和动画片类别的报名作品数量也有明显增长,且在这两个中外作品同场竞技的板块中,海外作品的占比逐年提升;纪录片类别中,今年报名的外国作品占六成。

坚持以“国际性、专业性、引领性”为特色的上海电视节,亦对影视领域的科技创新予以重点关注。白玉兰论坛不仅将对当下热点“文旅融合”“国际传播”展开热议,也将展开新质技术下的冷思考。相比白玉兰论坛,氛围更为轻松的电视市场活动将瞄准广电视听领域未来趋势及AIGC等前沿科技的迅猛发展,举办广电新质制播技术、区县融媒体传播、AI技术赋能高新视听创制等方面的技术研讨会。

去年,上海电视节首次将网络视听内容全板块纳入白玉兰奖评选范围,为逐渐成形的“大视听”格局加码。本届上海电视节将进一步关注强劲增长的网络创作形态,在倡导微短剧从高流量向高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呈现人文底蕴和人间烟火之间日趋成熟的结合。

不论电视行业身处哪个发展时代,荧屏始终紧密联结着广大观众。今年惠民放映共放映33部报名白玉兰奖的动画片、中国剧、海外剧、纪录片。其中,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于1986年执导的第一部剧情片《被称为教授的男人》将以剧集形式在惠民放映进行亚洲首映。20个参与惠民放映的场馆分布在全市16个区,除了中华艺术宫等往年大热的地标外,新加入的上海书城、上海图书馆东馆等同样是市民和游客必去的“文化打卡地”。6月17日,线下惠民放映导赏活动开票,仅半小时,32场活动中就有17场门票售罄,1小时出票率81%。由上海电视节线下惠民放映带动的视听消费场景、城市美育氛围,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市民生活。

备受关注的“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今年将在临港演艺中心举行。坐落于全国首个“科学家社区”城市单元——临港中心的临港演艺中心,是新片区文化发展的重要配套。届时,一年来海内外电视行业最闪耀的星光将汇聚在这座“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为本届电视节画上句号的同时,用一场行业盛宴为新城注入热力,以期文化活力和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