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消息,2024河南高考成绩于6月25日向社会公布。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将通过普通高招考生服务平台只读邮件向考生发送电子成绩单;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将向关注公众号并绑定考生信息的考生一对一推送成绩。此外,考生还可通过多种方式查询本人高考成绩。

1.网站查询。

河南省教育厅网站(http://jyt.henan.gov.cn/)、河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haeea.cn)、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http://www.heao.com.cn)。

2.“豫事办”小程序查询。

考生可在支付宝首页搜索“豫事办”小程序(安卓系统可在应用市场搜索下载“豫事办”APP),进入“高考成绩查询”、“录取结果查询”服务事项,查询自己的成绩及录取结果。

3.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综合服务大厅查询。

4.招生院校网站亦可查询录取结果。

考生如对成绩有疑问 ,可于6月27日18:00前持本人准考证向考生所在报名点提交申请,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汇总后报省辖市招生考试机构,逾期不予受理。各级招生考试机构按照要求进行复核,主要检查答题卡信息是否与考生本人一致、是否漏评、小题得分是否漏统、各小题得分合成后是否存在差错,是否与公布的考生成绩一致,不复核评分宽严。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到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领取成绩复核结果。

6月24日,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



高招录取7月8日开始, 今年我省普通高招录取工作分批进行,普通类依次为本科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专科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批。强基计划在录取工作全面开始前按照高校提供的拟录取名单办理录取手续。军队招飞安排在本科提前批之前录取。


莘莘学子们十年寒窗苦读

等待今日金榜题名

从此海阔天空

鸟飞鱼跃

任君闯荡

说到金榜题名,河大卫特意收集了古人科举及第金榜题名后所作的诗词供大家欣赏,同时也祝高考的学子们鲤跃龙门、金榜题名。


01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译文:以往不如意的处境再也不足一提,今日及第令人神采飞扬,兴致高涨。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就好像一天就可以看完长安似锦的繁华。

02

及第

宋·胡则

金榜名传四海知,太平时合称男儿。

五言似剑裁鳞角,七字如刀斫桂枝。

御苑得题朝帝日,家乡佩印拜亲时。

小花桥畔人人爱,一带清风雨露随。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士人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后的喜悦和自豪,以及他回到家乡时所受到的欢迎和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在太平盛世时期,能够成为朝廷官员是极大的荣耀。

03

登科

宋·陈元老

引领群仙上紫微,云间相逐步相随。

桃花直透三层浪,桂子高攀第一枝。

阆苑更无前骤马,杏园都是后题诗。

男儿显达当如此,满袖馨香天下知。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一种超凡脱俗、意境高远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群仙登紫微、云中漫步、桃花桂子等意象,表达了对非凡境界和显达成就的向往。

04

看榜日

唐·刘沧

禁漏初停兰省开,列仙名目上清来。

飞鸣晓日莺声远, 变化春风鹤影回。

广陌万人生喜色,曲江千树发寒梅。

青云已是酬恩处,莫惜芳时醉酒杯。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一种庄重而又喜庆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宫禁之地的景象和自然界的美好,表达了对功名成就的喜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05

登科后解嘲

宋·詹文

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青衫。

佳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一位读书人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和感慨。诗人通过对自己读书生涯的回顾,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青春逝去和老年成就的复杂情感。


06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

唐·刘禹锡

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一日声名遍天下, 满城桃李属春官。

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

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科举考试后新科进士声誉鹊起,受到众人瞩目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新科进士的成就和声名的描绘,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肯定和对功名成就的羡慕。

07

及第后作

唐·袁皓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蓬瀛乍接神仙侣,江海回思耕钓人。

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

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嶮津。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科举考试中榜上有名后的喜悦和对过去辛劳的回顾。诗人通过对金榜题名和未来展望的描绘,表达了对努力获得回报的欣慰和对公正时代的庆幸。

08

重登科

唐·杜牧

星汉离宫月出轮,满街含笑绮罗春。

花前每被青蛾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译文:银河仙宫明月飞出一轮,满御街都是含毫参加科考的富贵人在这春天里。在花丛前赏花常被美女问,为何好事双来只有您一人?

09

放榜日

唐·徐夤

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

万里便随金鸑鷟,三台仍借玉连钱。

花浮酒影彤霞烂,日照衫光瑞色鲜。

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个热闹喧嚣的场景,车马喧哗,人们焦急地等待着榜单的公布。同时,诗人也描述了一些壮丽的景色和瑰丽的服饰,以及引人注目的楼阁。整体氛围充满了喜庆和神秘感。

10

送人赴举

宋·黄庭坚

青衫乌帽芦花鞭,送君归去明主前。

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

赏析:此诗作于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黄庭坚时年8岁。诗中描绘了一个人身着青色衣衫、戴着黑色帽子、手持芦花鞭送别朋友前往见明主的情景。诗中还提到,如果你问起旧时的黄庭坚,他如今已在人间谪居了八年。这首诗属于七言绝句体裁,展现了黄庭坚早期的文学才华。


11

及第后宿平康里诗

唐·郑合

春来无处不闲行,楚润相看别有情。

好是五更残酒醒,时时闻唤状头声。

赏析:诗中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闲适漫步,以及楚地湿润的景色带来的别样情感。诗中还提到五更时分酒醒后的情景,以及时时听到有人呼唤状元的声音。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在及第之后的心情和所见所感。

12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唐·杜牧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译文:放榜的时候,洛阳的花儿还未绽开,榜上三十三位及第者都骑马向长安进发。关中的少年朋友们,你们多准备美酒吧,我们很快就会把春色带进关内来。

13

及第后寄广陵故人

唐·章孝标

及第全胜十改官,金汤镀了出长安。

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

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及第后的喜悦和自豪,通过“金鞍镀了出长安”和“马头渐入扬州郭”描绘了诗人从长安出发,前往扬州的场景。诗句“为报时人洗眼看”反映了诗人希望让世人看到他的成就和荣耀。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及第后的踌躇满志和自信心。

14

赠孙绮新及第

唐·李商隐

长乐遥听上苑钟,彩衣称庆桂香浓。

陆机始拟夸文赋,不觉云间有士龙。

赏析:这首诗中,“长乐遥听上苑钟,彩衣称庆桂香浓”描绘了一幅庆祝的场景,而“陆机始拟夸文赋,不觉云间有士龙”则暗示了孙绮的文学才华和声望。整首诗流露出对孙绮新及第的祝贺与赞誉之情。

15

送李馀及第后归蜀

唐·张籍

十年人咏好诗章,今日成名出举场。

归去唯将新诰牒,后来争取旧衣裳。

山桥晓上芭蕉暗,水店晴看芋草黄。

乡里亲情相见日,一时携酒贺高堂。

赏析: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李馀十年的努力和今日的成就,以及他归去时带着新的诰牒(官方文书),象征着他的新身份和荣誉。后半部分则描绘了归途中的景色,如山桥上的芭蕉、水店的芋草,以及归乡后与亲人的欢聚。整首诗流露出对友人成就的赞赏和对其归来的期待。


16

及第后忆旧山

唐·白居易

偶献子虚登上第,却吟招隐忆中林。

春萝秋桂莫惆怅,纵有浮名不系心。

赏析:“偶献子虚登上第,却吟招隐忆中林”表达了诗人及第后的心情和对隐逸生活的怀念。诗中的“春萝秋桂莫惆怅,纵有浮名不系心”反映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即使拥有了虚名,也不将其系于心中。这首诗体现了白居易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17

成名后作

唐·卢肇

桂在蟾宫不可攀,功成业熟也何难。

今朝折得东归去,共与乡闾年少看。

赏析:这首诗通过“桂在蟾宫不可攀,功成业熟也何难”表达了诗人对成功的感慨。诗中的“桂”象征着功名和高洁,而“蟾宫”则代表着难以达到的高度。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成就的追求和对成功的自豪。接着,“今朝折得东归去,共与乡闾年少看”描绘了诗人功成名就后返回故乡的情景,与家乡的年轻人共同分享这份荣耀。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成功的喜悦和对家乡的眷恋。

18

登科后解嘲

宋·詹文

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青衫。

佳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

赏析:诗的前两句“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反映了诗人多年的勤奋学习和晚年才得到的成就。青衫在古代常指代低级官员的服饰,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晚年才获得的一个低级官职。后两句“佳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年轻时美好时光的回忆。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历程的回顾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体会。

诗词来源古诗文网(因版本不同,部分诗作略有差异,仅供参考)

你身边有参加高考的考生吗?

他们的成绩如何呢?

哪一首诗最符合你当下的心境呢?

快来评论区分享留言吧!


看《玫瑰的故事》,不能只看刘亦菲的颜值

30条亦舒笔下的金句,哪一句触动了你的心弦?

中国的夏天有多美?20个夏天的名字告诉你!

监制 | 徐娜 孔康康 主编 | 户明方 编辑丨赵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