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丹)雨下得“梅”完“梅”了。昨夜起,受梅雨带影响,上海遭遇入梅以来最强暴雨,今天凌晨尤甚,本市西部和北部地区都出现了大到暴雨。气象资料显示,26日2时到7时,本市两个街镇的累积雨量超过50.0毫米,28.8%的街镇超过25.0毫米,75.8%的街镇超过10.0毫米,其中普陀甘泉路街道的雨量最大,达50.2毫米;1小时雨量最大的区域在青浦徐泾镇,2时39分到3时39分下了27.7毫米的雨。“暴力梅”还一度触响暴雨黄色、雷电黄色两个预警信号。不过,上午10时30分后,降水云团东移入海,上海的雨从西部开始逐步停歇,气温也随之小幅回升。

今年入梅后,梅雨有点“疯癫”,持续降雨使得长三角大部分地区“汤汤滴”。为何近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会有强降雨?梅雨何时才能停?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漆梁波说,今年的梅雨下得颇为“暴力”,其实换个老百姓易懂的说法,今年就是典型的“湿黄梅”,整体雨量偏多。入梅以来,长三角地区安徽南部、浙江西南部的累积雨量达到200到400毫米,有些地区甚至达400到600毫米。上海的雨相对“温和”些,但截至今天08时,市区也已经下了133.4毫米的雨,本市南部地区雨下得更大,金山的累积雨量已经超过了200毫米。“上海梅雨期常年平均雨量265毫米,今年预计会比常年偏多。”漆梁波提醒,今明两天仍处于梅雨强盛期,7月1日之前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似乎并没有太大变动,梅雨带依然稳稳地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上海仍有可能遭遇一到两场暴雨,夹杂雷电、短时强降雨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市民出行还须有所准备。“不过,月底天气形势可能有所调整,此后梅雨是否会逐渐离场,还得再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