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上海、成就于北京,来自美国回沪参加影视双节的电影人金姐,在连轴转的日程表里挤出时间,到北外滩友邦大剧院看了音乐剧《芝加哥》,“洛杉矶每晚也有演出,但是城市太大,看场演出开车的距离好比从人民广场到朱家角,而且演艺聚集区的夜晚治安不太令人放心。在上海,去哪里都很近,去哪里都很有看点。”金姐说。


图源:网络

上海影视双节期间公映、发布的作品,凸显了艺术形式彼此之间的融合。例如:1958年孙道临主演的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于2018年被上海歌舞团改编成同名舞剧。在这部舞剧基础上改编的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融合了假定性的舞台与拟真性的电影。与此同时,茅盾文学奖小说《千里江山图》在被改编成话剧、评弹、广播剧之后,又将有陈思诚导演的电影版。

不仅影视、演艺的光影始终明亮交错,申城的演出市场也是好戏连台。今晚,柏林爱乐将在上海大剧院进行上海驻演的首场公演——“柏林爱乐在上海”音乐会。和柏林爱乐一样一票难求的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明晚还将在文化广场上演——即便该剧来了又来,近年来起码复演了三四轮,但是依然秒空。

同样“融合”的还有展览市场。上博东馆今天重启,10个展厅及互动空间全新登场。上博则为了融合东馆与人民广场馆的观众,从今天起新增了两馆之间的接驳车。7月18日会在人民广场馆揭幕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又与当前最新的VR沉浸式体验《消失的法老》“融合”在一个平面……透过VR眼镜的光影,穿越时空。

光影,正艺术化地融合城与人。

朱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