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在电视节目里讲烧菜经,乍一听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我的的确确是这样做了,而且还最终取得了认可。一度父亲还调侃说,你要进军娱乐圈?我回答说,我仅仅是给大家做科普、尝美味而已。

起因是主持人周瑾推出的医学科普栏目《听·食物说》,邀请十二家医院的营养师与科普达人来节目现场烧菜比赛,要求不仅菜要烧得色、香、味俱全,还要实用易学,并当场介绍菜品的营养和防病功效。形式是每两家医院进行PK对决淘汰赛,获得现场观众投票多者胜出晋级下一轮,直到最后一位站在舞台上夺取冠军。

单位宣传科来找我说:您是我们医院科普倡导者,平日里在家孝敬父母烧得一手好菜,希望您能出山。重在参与,最好嘛能拿个第一,为医院争光。我寻思,我不是厨师,平常只是整些家常菜,没有把握。好在每日临床里,我们那些肿瘤病人十分关心食疗事宜,我经常会听取他们的情况,给予他们一些指导和建议,日积月累也存了不少经验,去电视台露一手试试,权当玩票吧。


印象最深的莫过于PK的第一场和最后一场。第一场为了一炮打响开门红,苦思冥想后,我把看家菜“黄鳝骨头汤”拿了出来。这道菜是有渊源的。多年前,我们的患者在治疗后经常出现骨髓抑制,血象过低,找到一个民间验方,说黄鳝骨头能提升血象。我学样去菜场搞了点黄鳝骨头(上海人原本吃鳝丝,那个骨头就不要了),拿回家烧好之后才发觉腥得不得了,根本无法下咽,只好倒掉。想想患者为了治病,还要吃这些比药还难吃的东西,我一定要想办法解决,于是动脑筋改良操作工艺。经过多次尝试后,不仅变得好吃,还达到了高汤的境界,再推荐给病患。大部分人反馈说口感宜人,疗效不错。我家长辈每逢过生日,我一定会用这份汤底做寿面。因此在现场,尽管有众人注视,我仍手法熟练,加上味道鲜美,成品之后让人大开眼界,征服了观众的味蕾,也让对手和主持人鉴赏后赞不绝口,成功胜出。

估计电视台也没有料到,一名肿瘤医院的普通医生会在之后过关斩将,赢了众多综合性医院的营养界大佬。他们一定不知道的是,我打小就自己烧菜做饭,加上从做医生的第一天起,恩师于尔辛教授就教导我要临床和科普两条腿走路,坚持了快三十年,终于一展身手。

决赛是命题菜,用大白菜烧一份可口营养的佳肴。单一地烧一个白菜要烧出美味是不可能的,无非是要配合其他的食料增鲜。我琢磨着对手大概率会用海鲜啥的,那我就换个思路。正值快要入冬,上海人讲,西风起,蟹脚痒,我便用鸡汤做底,用鲜活大闸蟹的肉和黄,配上北虫草菌菇的鲜,把白菜融化在汤里。嘉宾阿庆爷叔先尝了下对手的海鲜白菜汤,赞不绝口。此时甚至有人说冠军非此莫属。转过头来尝我的汤时,才“体验到是人间至胜美味”。最后我以压倒性多数成为了年度总冠军。主持人评价我是“最会做菜的医生”,从此观众朋友们见到我本人都会这么说。

实际上,无论是做医师还是做厨师,只要用心去做,给人们带来健康的享受,就会做得好,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本文作者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综合治疗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