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并不愿意过教条的人生,进入全球前20排名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后,葛肇达预见那个进大厂工作开始掉头发的自己;也因为喜欢穿西服,擅长照顾人,向往规律、克制的生活方式,他为人生做了选择。自那之后,世界少了一个按部就班的程序员,多了一个年轻的管家。

社交网络上,他以“管家小葛”的身份出现,让更多人了解管家的工作日常。作为国内知名的管家行业经理人,他为高净值客户设计了针对性的家事服务SOP,旅行管家是他近年的新身份,他让客户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有家的体验。

小葛的人生目标,是在30岁时,成为中国管家“第一人”。



和小葛的聊天,被他安排在多日不间断出差间隙的傍晚,身为多家顶级酒店大使会员的他,在行政套房接听了我们的电话,这个喜欢被叫“小葛”的95后,讲出了那个看似很难完成的目标。

“我不想过一眼就能看到头的人生。”葛肇达产生这样的想法时还在高一。 他是山东人,在这个传统观念深厚的省份,考公务员是多数人梦想中稳妥的选择。彼时,他在重点学校的大实验班里,成绩出色,如果一切照常,他应该和同学们冲刺985、211;只是,他不想过那种被框定好的人生。

“if anyone in this world will be the same,I gonna lose my desire to live.” 当他决定留学后,写了封信,讲述那些看似遥远的梦想,悄悄放在母亲的枕头下。 “妈妈真诚地鼓励了我的想法,使我坚定地选择前往英国。妈妈当时的支持对我来说无比重要。”


葛肇达

管家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需要终身学习,不限于某个学科的单一知识,综合性的能力才能服务不同客户的需求 。优秀的管家,会着力于提升每个技能的专业性,成为领域内的专家,如奢侈品养护、葡萄酒收藏和房屋管理等。

一个家需要怎样管起来?支撑整个家族管理机制的运行,“严苛但是富有弹性”,管家的工作服务于整个家庭,照顾好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处理日常家务工作,必要时还会充当调解家庭关系的角色……

小葛强调管家服务是团队的成果,作为家中总管,他不可能事无巨细地负责, 从总管到助理管家、再到厨师、育婴嫂,权力、职责在“房间”中交织起来, 形成一种稳定的秩序。“身为管家,很多事情不需亲力亲为,比如保洁、调酒,但我需要知道每项工作具体的事项,才能找到最好的人选。”


“无他,惟手熟尔。”小葛说。

一名职业管家兼具多重身份,小葛在家庭里的工作像是大总管, 帮助老板搭建团队,运用管理学的知识安排家中的员工,他要在最快的时间找到当地优秀的花艺师、保姆、司机等,判断他们是否可以胜任这份工作。

现在,小葛也会为国内的顶奢酒店提供酒店管家的培训工作,让管家服务文化在酒店中得到建设,以此强化服务氛围,增强员工作为酒店关键岗位的荣誉感和认同感。 在他看来,洗漱、香氛、床具用品的甄选,乃至打包服务和私人物品的养护与消毒、为睡眠障碍的客人提供周到的选择菜单等,都是酒店管家需要学习的细节。


“我喜欢住酒店,挑贵的大套房住。”小葛是顶奢酒店的常客。别人住酒店是体验,对他而言,却是学习之旅。 “奢华酒店服务于高净值人群,服务配比高,能从其中的创意和产品得到学习,例如发现某一群体对于设施和床品的倾向。”

在他看来,在酒店里不仅能学习陈列、设计和审美,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多数问题,都能在观察酒店时找到解决方案——他记得,一位客户家中大理石桌子放置着华丽的台灯,但线却裸露在外,不美观,就去深圳瑞吉酒店探究一番,回来让工人仿照着瑞吉的方式打孔顺线,完美地解决了设计缺陷。

“所以,终身学习很有必要。”小葛逐渐摸索出一套应对难题的管家方法论。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酒店管家和私人管家终究是有区别的。“一个是螺丝钉岗位,一个是综合岗位。” 小葛认为,在酒店内,员工在销售部、前厅部、礼宾部、预订部、送餐部和客房工程部各司其职——清洁工只负责清洁,而不需要注重过多的礼仪细节。个人的选择与决策被系统和流程抹杀。

当酒店管家为客人送一餐饭,或煮一壶茶,茶与饭的制作都不是他本人完成的,只起到运送服务的工作。同时, 作为酒店的工作人员,他并不能直接做主财务事项,因此他很难自作主张支付成本为客户提升品质、升级服务。

有时候,国内高级酒店管理水平的参差,也让小葛觉得无奈。 他提起一次在某五星级酒店居住三个月的差旅项目,他逐渐知晓每一位员工的名字,但酒店员工却始终不熟悉他。当时,每天有四位成员一起开会,小葛也每天打电话叫四瓶水,“如果是我来做管理服务,会准备好整箱的矿泉水放在房间。”


葛肇达在讲解礼仪课程

但酒店往往缺少主动的思考,只是每天等电话响起,才开启动作。 从酒店前台到每层的服务人员,重复性的工作与沟通每天都在上演,这之间是否应该有人能跳出来思考,或许是酒店管家,或许是参与这项服务的人。

“很多酒店都没有专门的私人管家部,但不代表他们无法提供这项服务,无非是有重要接待时,临时组建VIP小组。” 小葛说。

在他看来,中国的服务行业和消费者之间,仿佛存在某种对立。 消费者总是揣测服务者只为了挣钱,才做这份工作;服务者也没有将自己放在正确的位置,因为没有小费,他们只是机械地完成本职工作。因为酒店服务者薪酬不高,容易跳槽到房地产、物业、保险行业,或者流向私人家庭成为管家;然而,能顺利入职的却屈指可数。


酒店管家和私人管家的工作环境与晋升机制也大相径庭。 从普通员工、领班、主管,到副经理、经理、总监,酒店从业者有清晰的职业规划, 成为主管后,他们身着酒店统一的制服,在富丽堂皇的大厅按部就班地工作:上班、下班,拿着稳定的工资......

而私人管家住在客户家中,同样需要轮岗晋升,但成为一名真正的管家后,开销弹性空间大,私人管家的决策权远大于酒店管家,无需申请,只注重优质的服务。因此, 私人管家具备更丰富的综合能力, 茶艺师、花艺师、造型师、咖啡师、调酒师……他们在不同的身份间切换自如。

可以说,对于资源的支配区分了两个岗位的工作门槛,也影响着同样优秀的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 私人管家也要承担更多责任,他们处于24小时随时待命的状态, 上不上夜班取决于客户当日的具体情况,如果有应酬,那么他们的工作时间会自动延长,直至打理好所有事务才能休息。


小葛认为,国内缺乏“旅行管家”,在国外,尤其加勒比地区,旅行管家已经发展成熟。

不同于高端定制游, 旅行管家的策划及服务内容不以目的地为核心,重要的是确保客户在外旅行或工作时,就像在家一样舒适。 因此,需要提前与对方接触,知晓喜好,假如,客户有喜欢的鸡尾酒,那么不论是在何地,管家都要尽可能按配方找调酒师复刻。对于全家出游度假,还要负责在目的地迅速组建成熟、可靠的服务团队。

管家大多从事过高端服务行业,有独特的审美和眼界,这有助于为客户提供精心服务——特别是,当客户在旅途中临时产生的需求,如何随机应变。今年,小葛着手布局“旅行管家”业务,他希望 围绕“衣、食、住、行、康、养、娱”七个维度,把客户的行程与舒适感、惊喜、难忘的体验穿插成丰富交织的经纬线。


葛肇达在示范礼仪标准

比如,一个全家出游的客户,餐食、用车、插花,都要平行地迁移,而房间的布局和功能也要尊崇习惯。长辈与孩子的房间位置,餐厅、会客室、休闲空间、花园等等皆如是。 熟悉感的增加也是在提升居住的舒适度,管家要认真思考“家”的意义。

在酒店,需要住“总套”,或者是KOL才难能享受到的旅行中的管家服务, 但即使3万多的房费也未必有什么特别;与之平常的欢迎礼和迎接,订车、机票这些类似礼宾的基础环节,让旅行中缺少管家的实际意义。对此,小葛正准备推出单次的旅行管家服务,为更多目标人群的旅行提供“宾至如归”的体验。

游走在庞大的家庭,处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里,情商和管理能力是必须项。 除此,与客户同频共振,听懂需求的弦外之音,亦是管家的必备功课。


有“创一代”客户抱怨前管家给自己使用舒肤佳,小葛迅速察觉到,“他需要五星级的备品,比如娇兰、爱马仕。”小葛说, 作为一名贴身的管家,要想范围内的,也要想客户还没察觉到的需求与之解决的方案。

小葛每天都在与高端客户打交道,对于这些高净值人群,花钱或许可以不需要理由,但决不能接受自己成为冤大头。在一次服务过程中,他发现客户有套中东地区产的玻璃杯,装果汁太小,当酒杯又太大,为了能有新鲜感,他用茅台和西柚汁调了杯开胃酒。 “管家服务有时就是在寻求能否创造非同寻常的感觉。”


他会在客户出行途中感冒时,将餐酒换成鲜榨的果汁,在小葛的理念里,管家在不影响客户名誉、隐私和健康的情况下,可以自己拿主意提供更妥善的服务;这种服务,被他称作“隐形服务”。

从事管家行业后,他会用专业且严谨的眼光看待“家”,比如物品的位置是否合适,报纸摆放在哪里更加便捷等。 “我拥有管家之眼!”他说自己的余光正视前方的时候,也能捕捉到身边人在做的动作,“在商场,我能感觉有人偷拍我。”职业习惯让小葛成为各方面都谨慎的人。


尽管“管家”是一个熟悉的词汇,但并没有模板告诉大众,中国的管家应该是什么样,亦没有职业准则框定职责。 于是,花白头发、身着燕尾服、一口流利的伦敦腔、微笑着的绅士形象,成为影视剧与我们心中对于管家的误解。

小葛更倾向视自己为商人,他做管家业务,也服务过奢侈品牌、酒店、物业、邮轮等希望把管家服务理念植入体系的企业。“我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雇主、大众及想入行的人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管家。”

疫情后,小葛开始尝试在短视频平台分享管家的工作日常, 从科普到有情节的小短片,小葛让私人管家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很多看到视频的人,循着好奇心想从事管家工作,但小葛会分辨这些人的动机。


“很多人走投无路才想来做管家,他们或被裁员或身有负债,他们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也期待能重回原本体面的生活。他们会直接问我,变成小葛这样的需要多少钱,要吃多少苦?” 在他看来,目的性太强并不适合于服务业。 他会劝退这些人。“管家工作没有想象中的光鲜,即使你转型前是项目负责人,现在也要从底层做起。”

小葛给那些心动管家行业的年轻人的第一点忠告,便是要无条件遵守纪律。

不同客户的服务内容会有差别,需要在一次次实操中提升自己。曾在服务残障客户前,小葛反复思考怎么能够给予对方适合的定制感和舒适感;例如,面对高位截瘫的客户时单膝跪地、带视障客户去西餐厅前,自己先蒙上眼体验盲人的操作习惯…… “一定要尊重舒适,管家最重要的能力不是花钱能解决的,而是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与客户共情。”


葛肇达在讲解礼仪过程

“我在不断充电,每天接受新鲜事物并乐在其中。” 小葛谈及管家给自己最大的收获, 就是不断地学习。 从清扫卫生的学徒,到服务中外客户的私人管家,再到制定方案、开展培训、手握众多资源的管家经理人,小葛用了9年。

而 “成为中国管家第一人”,1996年生人的葛肇达,距离自己定下的30岁目标还有1年的时间。

策划 / 悦游编辑部

编辑 / 王学硕

撰文 / 张知依

图片提供 / 视觉中国、被访人提供

版式设计 / CNT ART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