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高淳距离南京约一个半小时车程,堪称南京的“后花园”和“南大门”。2010年,高淳被世界慢城联盟授予全国第一个“国际慢城”称号,古朴的老街、清秀的江南山水,还有当地人们悠然宁静的生活节奏,高淳可以治愈每一个在城市生活中奔波劳碌的心灵。

这个季节,风景正好,不妨选择一个周末的时间,来高淳“反向旅行”。吃吃喝喝,漫步小城,体验慢生活。


慢城之慢

高淳最早的县叫固城,别名濑渚,始建于公元前541年。高淳区因高淳古镇而得名。

高淳地处江苏西南端与安徽东南的交界,是正宗的“吴头楚尾”,东部是茅山山脉和天目山山脉的衔接处,南拥固城湖、北临石臼湖,境内溪河环绕,山水圩田,一派江南景色。


石臼湖特大桥跨越的湖面,如同现实里的“天空之镜”

水陆交通皆发达,高淳不仅是商业的集散地,也是文化和民俗的聚集地。 高淳是中国传统戏曲发源地之一,拥有100多个新老戏台 ,从传统的跳五猖、花台会,到大马灯、打水浒,本地民俗与戏曲处处体现着高淳丰富的农耕文化历史和传统技艺传承。


高淳老街里的古戏台

值得一提的是,高淳还是个方言“飞地”。高淳方言属于吴方言区中一个独特的分支, 其语音、语汇和语法兼有吴语和江淮方言的特点,发音上又和周边地区的语言迥异 ,甚至保留了许多上古和中古汉语的语音特点。

所谓避世秘境,高淳独特的自然风光是吸引人们前来的重要理由。浪漫纯净的 石臼湖 景,被人们称为“小垦丁”“小镰仓”,但私以为,高淳的景色绝不逊色于这二者。无论日出日落,朝霞晚霞,站在大堤上,你都能欣赏到水天一色、碧波万顷的壮丽景观。远眺船只来来往往,偶有渔家撒网,仿佛置身于金色的油画中。如果在黄昏时刻,恰巧捕捉到列车驶过、追赶着日落的场景,简直就是动漫中温馨动人的一帧。


石臼湖上的列车

另外,高淳境内的 游子山 因“孔子适楚经此山”而得名,里面坐落着华东第一大佛。游子山是高淳境内的最高峰,秀丽挺拔,松繁叶茂,被誉为“濑渚第一形胜”。在附近的茶园里还可以品尝到来自北纬30度的醇香茶叶。


高淳游子山茶园

桠溪国际慢城 是高淳市区内的国家AAAA级景区,端午期间,景区为市民准备了水果采摘、草坪音乐会、童梦巡游等活动体验。人们从城市逃离,在这里任由自己被自然环绕,在竹林、茶园、农田、栈道、草坪间徜徉放空,时间好似都慢了下来。

老街漫游

作为官方盖章认证的国际慢城,高淳的游览方式,最重要的便是感受“慢”,不妨忘却行程和攻略,去体验当地淳朴简单的生活方式。比如,我们选择两条高淳的老街漫步。

淳溪老街 ,也是 高淳老街 ,以“金陵第一古街”“南京第二个夫子庙”著称,它是江苏省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老街不仅是游客来高淳必逛的景点,附近也住着很多本地居民。



高淳老街

高淳老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宋朝,当时已建立街市,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明清时期,高淳老街作为淳溪古镇的主要商贸街道,历经5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条长800余米的商业街。 两旁的店铺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群,多为楼宇式双层砖木结构 ,挑檐、斗拱、垛墙、横桁,具有那个时代典型的风貌,同时也融合了皖南徽派的建筑风格。


老街外官溪河

高淳老街不仅是商业活动的繁华之地,也是文化和历史的聚集地。走进老街,仿佛穿越至古代,脚下的花岗岩呈横向排列,两旁用青色的石灰岩铺就而成,色调冷暖相间,排列纵横有序,处处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高淳老街居民家中一角

天气好的时候,阳光斜射在老街的一边,光影斑驳,人头攒动,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你能看到不少旅游景区售卖的常见食品和纪念品;多走几步,会发现很多商家卖的是自家手作的特产,如 豆腐干、米糕、鸭脚包、小鱼干,以及自酿的米酒和手作的酱料



高淳老街街边的乡土特产

还有一条比较小众、但很值得逛一逛的老街,名叫 漆桥老街 ,这是一个能够很好地了解高淳古文化的地方。



漆桥老街

漆桥老街的历史比淳溪老街还早了一千多年, 是中国孔姓家族第二大聚集之地 。南宋时期,孔子的五十四世孙孔文昱从浙江平阳迁徙到高淳境内,在漆桥繁衍生息,形成了庞大的孔氏体系。


漆桥

相较于淳溪老街,漆桥老街不长,大约500米,东、南、西三面环水,外围纵长1000余米,商业化程度不高,住着更多本地居民,也更为僻静。

漆桥老街的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具有江南古民居的风格, 其中不少建筑保留了明代的造型,如砖砌对称气流通风窗,俗称“眉高眼低” ;老街的平面布局类似蜈蚣形,主街弧形延伸,巷道对称,形成了一种古朴幽雅的意境。


漆桥老街上的铁匠铺,生活气息浓郁

走在漆桥老街的石板路上,你能更贴切地感受这里的慢。铁匠铺里的老人慢悠悠地在屋子里整理工具;老式豆腐作坊里,店主夫妇二人不紧不慢地做豆腐,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小卖店很少有大声的吆喝,老板只是在客人走近后才开始寒暄。



漆桥老街上的居民


这里住的居民以老人为主,墙上的漆大多已经斑驳,很多屋檐也略显沧桑。然而,老街依旧保持着它那份古朴的韵味,漫步在这样一个远离商业气息的地方,你很难不放慢脚步,感受这份独特的宁静和岁月留下的痕迹。

寻味江南

来到慢城,少不了“逛吃逛吃”,高淳的 固城湖螃蟹 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来老街,也要记得空着肚子。各式特色小吃,便是带你走近高淳的钥匙。

老街上最常见的是当地特色小吃 鸭脚包 。将鸭肠缠绕鸭爪,裹住一颗鸭心,进行腌制、晾晒、风干。腌制之后的鸭脚包冒着明亮的油光,看上去非常诱人。


鸭脚包

鸭脚包最常见的吃法是直接蒸煮。整盘放在锅里,扑扑冒着咸鲜味的水汽,钻进鼻孔里,勾起味蕾。鸭脚软糯、鸭肠脆韧、鸭心有嚼劲,很适合当作零食或者佐酒。另外, 红烧鸭脚 包也是一道本地餐桌上常见的大菜。

高淳盛产各种豆制品。老街上有很多老字号,生于此长于此,以做豆制品出名。 豆腐干、臭豆腐、豆腐乳、腐竹 等,来高淳游玩的人们总要带两包回去。


高淳漆桥老街街边豆腐

腌菜和各种酱 也是高淳特色。腌菜最出名的要数烂腌菜,用猪油爆炒,十里飘香,当地人叫它“千里香”;也有不少以笋、芥菜、雪里蕻制作而成的小菜,虽然是腌制,但不会特别齁咸,而是有一种特别的鲜香。


漆桥老街街边的烂腌菜

高淳人口味重、爱吃辣,所以有各种各样的辣酱。因为有丰富的水资源,高淳人把湖里的小鱼小虾也拿来做成酱,极受本地人喜爱。

另外,高淳也有几家特色饭店值得尝尝。

炖鸭馆 已经开了三家,这次去的是北漪路上的老店。端上来的第一道大菜便是炖鸭,满满一大盆,鸭汤色泽清浅,上面漂着一层鸭油。鸭肉自然炖得软烂脱骨,用手轻轻撕下一块鸭腿,大快朵颐!有趣的是,炖鸭里还煮了些菜肉馅的水饺,有了鸭汤的加持,水饺吃起来也更为鲜香。鸭脚包烧油豆腐,因为鸭脚包已经足够咸,无需多余的调味,浸满鸭脚包汤汁的油豆腐,比咸肉还要鲜美。烧杂鱼。一大盘说不上名字的各种鱼烩在一起,是真真切切的水乡味道。杂鱼里还埋了几只油炸后的荷包蛋,整道菜足够重口,咸香且辣。





左右滑动查看

招牌炖鸭、鸭脚包烧油豆腐、大手牵小手(猪脚烧鸡脚)、烧杂鱼

英英土菜馆 是一家听名字就很在地的家常馆子,能吃到不少本地的河鲜与湖鲜。螺蛳鲜嫩肥虞,与韭菜同炒,清香扑鼻。咸肉河蚌汤里放了自家做的泡椒,除了河蚌的鲜、肉片吊足了汤的咸,泡椒的辣更激发了味蕾,忍不住多喝两碗!小河鱼笃咸菜,辣蒸鳜鱼,皆是本地家常美味。





左右滑动查看

咸水老鸭、辣蒸鳜鱼、咸肉河蚌汤、青椒塞肉

最后去一家老街附近的馆子, 晓春餐馆 。正值午饭时间,饭店里热闹非凡,老板娘笑脸迎客,一边招呼客人入座,一边安排点菜。高淳人的餐桌上离不开豆制品。豆腐皮拌香菜,撒些薄盐,滴几滴香油,一道简单的凉菜,在这个季节吃特别爽口。水乡能吃到不少新鲜的蔬菜。白芹、水芹、藕带等,清炒或与豆腐干同炒,简单的做法,吃到的是应季的鲜。 青椒炒河虾、昂刺鱼烧豆腐,高淳的小餐馆里做得都不会差。老板娘极力推荐自家做的狮子头。晓春饭店的狮子头比常见的更小,红烧入味,是米饭的绝佳伴侣。




左右滑动查看

昂刺鱼烧豆腐、豆腐皮拌香菜、红烧狮子头


炖鸭馆

北漪路56-9号

11:00-13:30,16:30-21:00

英英土菜馆

北岭路96-23号

10:30-14:00,16:00-20:30

晓春餐馆

官溪路193号

8:00-14:00,16:00-21:00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写道:

“只有安谧悠闲的人, 能够在那里生活得和在宫殿里一样满足, 拥有同样使人高兴的思想。”

去高淳体验一日慢城生活, 身体慢下来, 心境自然也慢了下来。

你对于高淳有怎样的印象?

你心中的“瓦尔登湖”是哪里?

策划/悦游编辑部

撰文、摄影/小肥虾

部分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编辑助理/穆穆

编辑/张安雅

版式设计/CNT ART 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