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美国加州州长纽森时指出,“中美关系基础在民间,希望在人民,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中美两国地方间的友好交往,始终是两国彼此保持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深化合作的重要方面。

中美地方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军民齐心协力对参与“杜立特行动”的美军飞行员展开救助,中美两国人民在战火中共患难、同命运的深情厚谊为中美地方交往浇筑了历史的根基。时光穿梭,在此后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中,中美关系历经坎坷,但交往不断,中美地方间的交往如同一座坚固的桥梁,跨过大洋,连接着两国人民。

中美地方友好交往是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1994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应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市市长卡伦·韦尔勒的邀请,率团前往该市考察,并签订了福州市和塔科马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的协议。塔科马港顾问委员会成员康妮·培根作为当年两座城市建立友好交往的见证者,曾由衷地表示:“感谢习近平主席让这一友好城市关系蓬勃发展,繁荣至今。”现如今,两座城市的友好交往已成为中美地方合作的典范。岁月流转,中美两国之间已建立50对友好省、州和230多对友好城市关系。

中美地方友好交往是两国关系深入发展的基石。2018年,美国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一行人到访我国衢州,参加杜立特行动纪念馆开馆仪式;今年4月,“让血与火铸造的友谊代代相传”——纪念“杜立特行动”大救援82周年中美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在衢州举行。时隔六年,“杜立特行动”参与者后人再次来到衢州,回访营救遗址,追寻先辈足迹,与衢州百姓重温往事、互动交流,传承“血与火铸造”的友谊。中美地方友好交往的佳话继续书写新篇章,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不仅停留在历史的记忆中,更在现实中得到了新的体现和拓展。

中美地方友好交往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如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背景下,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气候变化、公共卫生、打击贩毒等问题需要中美携手应对,共同寻求解决方案,展现中美合作的“地方活力”。前不久,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应邀以视频方式在中美地方气候行动高级别活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时表示,中美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愿景最终要在地方转化为实际行动,需要两国企业、智库、社会团体等广泛参与,加强政策对话、信息交流、实践分享和项目合作,推动合作务实化、具体化、机制化。

中美两国地方友好交往,既是历史的传承也是未来的希望。前不久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在西安开幕,美国中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丹尼斯·西蒙表示,旅游业和其他领域的人文交流是增进美中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对促进美中关系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美合作也具有历史契机,中美两国在地方民间的进一步交往,不仅能从过去的岁月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能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注入新活力和新动力,为助力将“旧金山愿景”转为“实景”作出贡献。

作者:张家铭

文字编辑:张佳琪

新媒体编辑:莫愁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