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阔别家乡多年的湖北军区司令 王树声 ,再一次站在了麻城的土地上,他望着周围熟悉的一草一木,心中掠过一丝酸楚。

这时警卫员跑来报告

“领导,人我已经打听到了,村干部说她在田里劳动,需要我把她请来吗?”

王树声摇摇头后,便脚下生风直奔田间而去。

到了那里以后他远远地就瞧见一满头白发,身着破衣烂衫的佝偻老妇正在地头挖红薯,王树声眼泪夺眶而出,他快步向农妇奔了过去后,直愣愣地跪倒在地,悲泣大喊道:

“娘,我回来了。”



此时警卫员、随从们都惊呆了,因为大家都听说过王司令早年丧母,这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娘亲”?

为何身为司令员的王树声会给一农妇下跪?他们二人又有何交集?

救命之恩

故事还得从王树声个人经历说起,他本就是湖北麻城人,小时候在堂兄影响下接触到了马列主义,从此便投身革命。

1927年22岁的他便已是中共麻城县委委员,负责组织农民武装,在红军队伍里他一直被人誉为“神射手”。

一次起义中,他于万军丛中一枪射中敌首,敌首应声倒地后,群匪四散逃命,自此威名大振。



1928年王树声就被任命为工农红军第11军31师党代表,那年春天他带领为数不多的同志抗击敌人的武装进攻,双方激战三天三夜,由于敌众我寡最终只有王树声突围成功。

然而王树声逃出后并没有完全甩开敌人的围堵,他只能逃入附近的西张店村,此时已是黎明时分,天刚蒙蒙亮,许多农户还没有起床。

王树声刚一进村,身后就传来敌人的高喊声:

“活抓王树声赏大洋200。”

正当他进退两难时,身旁一农户大门微开,露出一老妇无言向他猛招手,王树声来不及多想,便钻了进去。

接着老妇悄悄关上大门后,便把王树声带入柴房内夹墙里隐蔽起来,不多时只听外头锣声扬起,有人喊话召集所有村民到广场听令。



只见敌军在广场上架好了行刑架,竖好了几挺机枪,敌首对村民喊话道:

“交出王树声,赏银200大洋,否则过一个时辰,杀一个村民。”

听到王树声的名字,不少村民窃窃私语起来,原来大家早就听说他的大名,知道他是帮助穷人的红军。

正当这时突然人群传来一声音:

“老总,200大洋是现在给吧,我知道人在哪。”

大家纷纷回头看向声音来源处,只见说话之人正是前文中的老妇。

老妇边走边说: “等会可别抓到了人后,骗我周老婆子啊。” 村民听见周老妇的话后,不仅低声骂她是汉奸,更有人朝她吐唾沫。

周老妇丝毫不在意地挤出人群,来到敌首前,敌首皮笑肉不笑地问她

“老人家,你可别骗我啊,你看清楚了。”



周老妇肯定答道

“我虽然没见过他,但大早上见他慌慌张张的,浑身都是土,是不是的,你们到那一看就知道了。”

接着十几个敌人跟着周老妇到了她的家,周老妇正准备开门时,突然回头对敌首说:

“他强进家门时,我瞅他腰上别的炸弹,你们可别让他把我家炸了。”

敌首一听这话,突然后退两步,猛推一把周老妇说:

“老人家,你去把他叫出来,就说外面安全了,我再给你加10块大洋。”

周老妇慌不迭地点头后,便进了家门,直奔柴房夹墙处,她见到王树声二话没说,就把他的满是泥土和血迹的外衣扒下。

不等王树声回过神来,周老妇转身就走,来到厢房处,找到小儿子王政道说:

“快点换上,人命关天。”王政道什么也没问,赶紧换上血衣后便跟母亲来到门外。



周老妇对敌首指了指,示意王政道就是王树声后,十几个人蜂拥而上,一下子就把他捆了个结结实实带走了。

周老妇突然一卸力瘫坐在地上久久没回过神来,过了许久她勉强支起身体颤颤巍巍来到柴房,王树声被放出后马上问道: “大娘,您这是干嘛。”

周老妇垂头叹息道 :“我让我儿子穿你的衣服冒名顶替了你。”

王树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头犹如被人重锤了一般,他还想说点什么,却被周老妇摆手制止,随即他就被带至村口后山处。

周老妇对其嘱咐道: “从山里有条小道直通临县,你出去了就安全了。”



王树声紧紧地抓住周老妇的胳膊哽咽着说 :“大娘,我走了,你儿子怎么办。”

周老妇失神地望着远处说:

“我家老头子也跟你一样是革命者,可他一早就没了,四个儿子有三个也去当了红军,剩下的小儿子或许他们查明真身后,也就把他放回来了,你……”

周老妇话音未落,只听从村里方向传来几声枪响,老妇两眼一黑,险些瘫倒在地。

幸得王树声眼明手快,一把扶住了她,周老妇泪眼婆娑,她也心知唯一的儿子恐怕此时已是凶多吉少。

王树声此时犹如被人撕裂般,他又愧又痛又愤,却也只得先把老妇扶至土堆旁坐稳后,当即跪倒在地“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他泪如雨下地说道:

“大娘,我叫王树声,从小就没有娘,从今天起您就是我娘,您等我回来给您养老。”

说罢他从身上拿出仅剩的五个银元交给了周老妇,周老妇坚辞不受,声音哽咽道:“ 你得好好活着,赶紧走吧。”



说完连连推了他,王树声一步三回头,他的身影终是消失在密林里。

王树声安全逃出并找到组织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陆续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他心里一直记挂着周老妇,但过得一直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日子,王树声虽有数次回乡的机会,可也顾虑到自己的身份会给周老妇带来危险,所以他只能把恩情记在心里,准备天下太平时再回去报恩。

直到新中国成立,时局稳定,他被任命为湖北军区司令员,有了回乡考察的机会,因此才发生了本文开头寻恩人的一幕。

多年后早已老眼昏花的周老妇也听出了王树声的声音,母子二人抱头痛哭了许久后,周老妇率先用衣袖蹭了蹭满是皱纹的眼角说道: “树声,你这几年过得怎么样,在部队里一切都好吧?”



王树声说:

“行军打仗哪有不危险的,我这辈子有两条命,第一条是我出生时亲娘给的,第二条是您给的,在部队里我很惜命,一是因为我得活着回来找您,二是革命尚未成功,绝不能轻言放弃。”

接着王树声就给周老妇说起自己曾经命悬一线的故事。

途中遇险

1937年在王树声担任西路军副总指挥期间,战斗结束后他将伤员隐蔽好,又把剩下的人分成两路,分别赶回陕北。

而他与杜义德、谭云保等人同为一组,一天夜里四人借宿老乡家里时,突听门外喧闹不止,透过窗户一瞧。

只见有十三四个以黑巾覆面的蒙古土匪,个个端着冲锋枪,骑着高头大马,将老乡的房屋团团包围。



正当对方叫嚣再不出来,就要放火烧房子时,王树声四人只好,两两背靠背持手枪自卫走出屋门,杜义德突然大喊一声,准备率先冲出去,以命相搏。

王树声连忙拉住他,喊到: “他们只是图财,并不是要命,不然早就开枪了。”

杜义德不解道: “咱们还怕他不成,大不了18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王树声几乎声嘶力竭地喊到

“我们的命是留着要到陕北,要死也是死在战场上,革命者战士不怕牺牲,但死在这里有用吗?再说了真打起来,屋里的老百姓,你想过他们的活路吗?”

杜义德和其他原本也想要冲出去的人都沉默了,土匪见他们不再反抗,也就再将钱财掠夺一空后,尽数离去了。



接着王树声一行人历经种种坎坷后,终是到达陕北,这才能顺利参加后面的革命事业。王树声对周老妇讲完故事后,沉默了好一阵子才说:

“那个时候,我之所以没有跟土匪硬拼。因为我知道我身上也背着您小儿子的命,我得带着他一块活,得留着命在战场上跟敌人真刀真枪地拼,胜了才能让老百姓不再受苦受难。”

与恩人絮叨完过往的王树声先安排她到招待所住下,之后处理完所有的公务后,便带着周老妇回到了北京,自此周老妇也过上了安逸静谧,老有所依的日子。

从王树声将军此次遇险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出,他绝非胆小懦夫,而是粗中有细,灵活果断之人。

的确在特殊情况下我们只有先保全好自己,才能谋求后续发展,不能凭一时冲动,而自绝后路,不然多年后何以有军区司令员王树声,何以有大将王树声。



飞来横祸

1955年王树声被授予大将军衔,同时担任解放军总机械部部长,他执掌一方、权力在握,工作上从不以权谋私,对于来找他说情,托关系找工作的亲戚一律不见。

生活上也秉持艰苦朴素精神,王树声大将一生有四个子女,但除了长子王鲁光外都陆续患了重病。

对于王鲁光,王树声将军也是寄予了厚望,王鲁光自己也很争气,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便考上了空军,由于能力突出接连获得升迁,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一天王鲁光在骑自行车上班途中被大货车撞倒,送至医院抢救后虽性命无忧,可下肢瘫痪再无站立行走可能,终生要与轮椅相伴。

遭遇飞来横祸,王鲁光为了不耽误身边人的幸福,坚决与已谈婚论嫁的未婚妻分了手,而他的母亲更是天天以泪洗面,王树声眼见儿子如此,也心似刀绞夜不能寐。



与此同时整日惴惴不安的还有一些人,肇事货车司机一家,司机的妻子很担心她的丈夫,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会被入狱判刑,那么一家老小很有可能失去生活来源,流离失所。

司机的母亲更是惶恐不安,又气又急之下竟然瘫痪在床,而货车司机的单位上上下下也是人心惶惶,担心自己会被牵连。

王树声听说这些事后,一处理完工作就亲自来到肇事司机所在车队,他见到低头沉默不语的众人后,只说了一句话:

“麻烦大家告诉那位司机,生活还是要过下去的,以后一定要牢记这个教训。”

众人听完皆是震惊不已,有不少女同志更是感动到低声抽泣。

大家都没想到王树声将军遭逢人生大难,居然还能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这种宽广胸怀实在令人敬佩万分。



据说那位肇事司机听说王树声大将亲自到车队安抚的事后,哭着跑到他家门外,一直磕头感谢王将军的宽容。

而王树声大将把儿子接回家后,也是耐心地开导他,让他逐渐走出困境,恢复生机。

之后的王鲁光也开辟了一条新的人生道路,全身心地投入到残疾人事业中,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庭。

结语

70年代,一向身强体壮的王树声大将经常感觉肠胃不舒服,但因为早年他在部队时就风餐露宿,后来又忙于工作,饮食也不规律,所以王老也不甚在意此事。

直到腹痛难忍时,他才到医院做了详细检查,谁知医生却告知王老家人,将军已是胃癌末期了。



王老妻子杨炬女士得知消息后,五内俱焚却还得强打精神安稳丈夫,只是小病住一段时间院就好了。

可多年夫妻王老将军又怎会察觉不出异样,他反而主动对妻子说: “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无所谓是早一点,晚一点见马克思,更何况我本来就是周阿姆(周老妇尊称)多给的一条命,干完了革命,我什么遗憾也没有了。”

1974年王叔声大将在北京因病去世,而他的家人也秉承他的遗志,为人民和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

2016年王老的遗孀杨女士听说湖北麻城遭遇洪涝后,从自己不多的积蓄里拿出了10万元作为特殊党费,来帮助人民重建家园。

向一心为人民的革命老前辈和特殊年代舍生取义,如周老妇一般的普通百姓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