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集团(600811.SH)昨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在关联方东方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东方财务公司”)的16.40亿元存款出现大额提取受限情形。

面对这颗突如其来的“雷”,投资者纷纷吐槽,“意思是钱没了”,“搞不好直奔面值退市去了”,“这就是赤裸裸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只是打着集团金融服务的旗号”。

对此交易所也火速发来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自查在关联财务公司的存款存放和使用情况,本次存款大额提取受限,相关资金是否被控股股东及关联方挪用,是否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

根据公告,东方集团在2022年与东方财务公司续签了为期三年的《金融服务框架协议》,由东方财务公司为东方集团及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提供金融服务,涵盖资金结算、存款、综合授信、委托贷款等业务。

截至2024年6月17日,东方集团及子公司在东方财务公司存款余额16.4亿元、贷款余额6.66亿元。然而,近日由于东方财务公司近期流动性暂时趋紧,上述存款的提取已经受限。目前,公司已启动风险处置程序,要求东方财务公司采取积极措施,包括暂缓或停止发放贷款、回收资金等措施化解风险等。

这对本就不宽裕的东方集团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财报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东方集团账面货币资金仅25.02亿元,若剔除上述16.4亿元受限存款,公司可用资金不足9亿元。

然而,其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为69.25亿元、57.65亿元,同时长期借款为31.68亿元,意味着公司存在相当大的资金缺口。同期,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冻比率分别为55.62%、0.86、0.41,显示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东方集团也坦言,存款大额提取受限将增加其短期流动资金周转压力,对公司生产经营和偿债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钛媒体APP注意到,公司的控股股东资金紧张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今年以来,东方集团有限公司贷款逾期、大比例质押等消息层出不穷。

上个月中旬,东方集团发布公告,其控股股东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在龙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龙腾支行4.54亿元贷款已于2024年4月20日到期,但截至5月15日还未偿还,而上市公司为上述贷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事实上,这4.54亿元贷款担保只是冰山一角。截至上述公告披露之日,东方集团为控股股东提供担保余额为29.09亿元。而以目前东方集团有限公司的资金状况,难保后续对外担保逾期情况不再发生。公司2023年甚至因担保事项被审计机构出具了“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

此外,东方集团的控股股东几乎将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全部质押。此前5月23日公司披露称,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112,975,727股,占东方集团总股本的30.42%,累计质押股份数量为903,721,159股,占其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数量的比例为81.20%。其中,东方集团有限公司累计质押股份占其所持股份的比例高达99.46%。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有意思的是,在外界眼里,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可谓实力不菲。2020年、2021年、2022年,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81位、第90位、第84位,同时参控股另外3家上市公司,包括联合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然而光鲜的外表下其现金流已捉襟见肘。

眼下,投资者最担心的或许莫过于东方集团面临的面值退市风险。昨日披露存款受限公告后,东方集团今日开盘即一字跌停,截至发稿报1.22元,来到年内最低点,距离1元红线已经不远。

参考近期ST亿利因类似问题"爆雷"的先例,自ST亿利称存于财务公司中的超39亿存款“不翼而飞”后,其股价出现连续跌停,最终因股价低于1元面临退市。以此来看,东方集团后续股价能否经得住考验,还是问号。

公开信息显示,东方集团是黑龙江省第一家公开发行并上市的民营企业,然而近年来业绩却接连下滑。2021年至2024年一季度,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37.29亿元、112.65亿元、60.81亿元、4.13亿元,分别下滑6.68%、17.94%、46.02%和78.73%。同期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7.19亿元、-9.96亿元、-15.57亿元和1.72亿元。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翟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