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谢楚楚 江苏吴中(600200.SH)于6月16日举办的一场新品上市会受到市场关注。此次江苏吴中推出的AestheFill艾塑菲聚乳酸面部填充剂(下称“AestheFill艾塑菲”)是国内首款进口“童颜针”(一种再生注射剂),为江苏吴中医美业务的第一个落地品牌。

事实上,江苏吴中的AestheFill艾塑菲早在今年1月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批准上市,于4月下旬开始在国内销售。6月18日,江苏吴中证券事务代表李锐对经济观察网表示,AestheFill艾塑菲的销售目前处于紧俏阶段,已与线下100多家终端医美机构合作,第一年将主要布局一线和头部二线城市。

AestheFill艾塑菲是韩国医美企业REGEN Biotech, Inc.研发的一款医美再生注射剂,于2014年在韩国获批上市。2021年江苏吴中拿到该产品在中国的独家销售代理权。江苏吴中于2020年确定下“医药+医美”的核心战略。但截至2023年底,其医美业务的营收贡献仅占总营收的0.34%,该公司2023年净亏损7194.52万元。AestheFill艾塑菲也成了江苏吴中业绩增长的最大看点,被视为最有可能帮助江苏吴中扭亏为盈的产品。

“童颜针”赛道添新玩家

AestheFill艾塑菲上市后将改写由三款国产产品占据的再生注射剂市场格局。此前国内已获批上市的产品有华东医药的伊妍仕(少女针)、长春圣博玛生物的艾维岚(童颜针)、爱美客的濡白天使。目前包括AestheFill艾塑菲在内的四款再生材料产品中,AestheFill艾塑菲定价最高,终端指导价格为19800元/针,部分机构实际价格达每针2万元以上。

根据江苏吴中此前发布的获批公告,AestheFill艾塑菲为韩国医美企业REGEN Biotech, Inc.研发的一款医美再生注射剂,由PDLLA(聚双旋乳酸)微球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成。医美再生注射剂是一种以生物刺激性材料为主要成分,通过微球刺激人体自身胶原蛋白的再生从而起到重塑紧致、美容抗衰作用的皮肤填充剂。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互联网医美分会理事张凯宇表示,再生材料注射与市场较为普遍的玻尿酸、胶原蛋白注射是两种不同的技术原理。玻尿酸、胶原蛋白的注射一般属于非再生的外力注入。而再生材料注射能刺激属于人体自身的胶原蛋白,使人体不停重新生成胶原蛋白。从这个角度看,张凯宇认为,虽然价格昂贵导致“童颜针”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再生材料是一种未来趋势,“随着研发成本降低,它的价格会随之进入到一个亲民的价格区间,从而带动销量”。

据了解,市场上四款再生注射产品因核心成分的不同,效果也所有不同。根据江苏吴中在公告中的介绍,AestheFill艾塑菲的核心成分PDLLA微球,即刻塑形效果更为明显,且能够促使胶原纤维沿着多孔微球结构生长进微球内部,从而更有效地促进胶原蛋白的再生。

一家位于云南的医美机构人士表示,其所在机构自今年4月引进艾塑菲后,销量不错,“艾塑菲虽然更贵,但声量渐起,在再生材料中具有竞争力,我们医生也比较首推”。

根据今年1月8日头豹研究院发布的医药生物行业研究报告,中国医美再生注射剂行业已上市的产品艾维岚、濡白天使和伊妍仕,市场份额基本呈现“三分”态势,未来AestheFill艾塑菲及其他再生注射剂在国内上市后或将打破这一局面。

投靠医美

江苏吴中成立于1994年。在先后布局医药、地产、化工等业务后,江苏吴中在2020年确立了新的发展战略:医药+医美。2018年至2023年,江苏吴中扣非净利润连续6年为负值。

2021年,江苏吴中斥资1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吴中美学,正式踏入医美业务。同年,其先是通过引进韩国医美企业Humedix(汇美德斯)获得其玻尿酸产品HARA在中国的独家销售代理权,后又收购达透医疗51%的股权取得韩国公司RegenBiotech,Inc童颜针产品AestheFill艾塑菲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销售代理权。

根据江苏吴中2023年财报,该公司营收为22.4亿元,同比增长10.55%,净亏损7194.52万元。其中,医美业务尚未实现盈利,营收占比仅为0.34%。

李锐表示,参照其他几家再生材料企业每年销售增量空间,江苏吴中的入局并不晚。但对于AestheFill艾塑菲具体的销量和盈利预期,李锐称:“暂时不方便透露。”

除了玻尿酸和童颜针之外,江苏吴中还在布局重组胶原蛋白,首个妆字号胶原蛋白品牌芮芙盈已上线天猫旗舰店,主打功效护肤,产品包括面膜、次抛精华和水乳霜。

2023年10月,江苏吴中全资子公司吴中美学取得南京东万重组人胶原蛋白原料在合作领域内的独家经销权与独家开发权,该胶原蛋白通过CHO细胞体系表达,并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出具的检测报告认为其具有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同时委托目标公司基于该重组人胶原蛋白原料开发相关III类医疗器械产品。但该产品目前尚处于临床前阶段。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谢楚楚经济观察报记者

大消费新闻部记者
长期关注文娱行业、文娱消费,聚焦市场动态和事件背后的人和故事。新闻线索可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