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新晋国家队”的中国国新,最新出手。

6月19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国新”)公告称,日前,中国国新旗下国新投资与广发基金、南方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等市场头部机构合作推出的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正式开始发行,国新投资于6月19日认购了上述ETF首发份额,此举传递出坚定看好港股央企上市公司长期价值的积极信号,同时也彰显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维护央企市场价值,提升港股央企上市公司定价权方面的责任担当。

公告内容显示,在首批“1+N”系列央企指数及ETF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国新投资联合中证指数公司编制了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选取能体现央企的价值和特点,行业地位突出、经营稳健、现金流充沛、分红水平较高的港股央企上市公司作为成分股。

中国国新表示,在国企改革行动不断深化以及新“国九条”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政策导向下,指数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同时,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在境内和香港两地市场发起设立多币种ETF产品,促进境内外资本市场间的协同联动,引导更多国际资本和产业资源向优质港股央企上市公司高效聚集。

据了解,6月11日,来自南方、广发、景顺长城的首批三只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集体开启首发认购,聚焦“央国企、高股息、港股通”三大核心特质,成为继央企股东回报、央企科技引领、央企现代能源后,国新“1+N”指数体系又一重磅央企主题ETF产品。

从成份股来看,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聚焦能源、通信板块,囊括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油股份、中国移动等总市值接近或超过万亿的央企龙头企业,体现鲜明的国民经济“压舱石”特征。石油、煤炭板块利润丰厚,资本开支降低,大部分利润用于分红和回购。在通信板块中,三大通信运营商2023年分红金额同比增速均在13%以上,体现“红利增长”特质。

业内人士指出,本次ETF发行上市具有两方面的首创意义:一是本产品将成为香港市场首只央企主题 ETF,对于支持境外上市央企,丰富香港市场资产种类意义重大;二是在两地同时进行ETF发行上市属市场首创,具有整合两地资源、促进两地联动的标志性意义。


复盘显示,自2023年10月以来,一年内“国家队”已发布四次明确入市公告。

2023年10月11日,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先后公告,控股股东汇金公司增持本行A股股份,增持数量分别为3727万股、2489万股、1838万股和2761万股,并拟在未来6个月内(自本次增持之日起算)以自身名义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本行股份。

中央汇金在2023年10月23日表示,中央汇金公司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

2023年12月1日,中国国新公告称,旗下国新投资增持中证国新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

业内人士指出,国新投资增持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传递了积极信号,显示出看好中国经济中长期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体现了对资本市场具备长期信心,认可当前央企估值水平低位,看好科技创新类企业中长期投资价值。

2月6日,中央汇金公司官网发布公告称,充分认可当前A股市场配置价值,已于近日扩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增持范围,并将持续加大增持力度、扩大增持规模,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中央汇金公司表示,当前,A股市场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中长期投资价值凸显,得到了包括中央汇金公司在内的投资机构的充分认可。

公告发布后,中证500、中证1000以及中证2000等相关ETF明显放量。以中证2000ETF为例,2月8日的成交额达72亿元,为前一周日平均交易额的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