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孟永辉

流量,是一把双刃剑。

这一点,在董宇辉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初,因董宇辉的走红所引发的流量狂潮,真正将东方甄选带到了人们的面前;现在,因董宇辉的出走所引发的流量空白,真正将东方甄选带入到了新的困境之中。

纵然是董宇辉本身,同样没有跳脱出「因流量而兴,因流量而忧」的怪圈。

与辉同行,依然是一个与流量深度交织在一起的存在。

日前,董宇辉透露每天需要安眠药才能入睡,便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或许,从董宇辉决定出走东方甄选的第一天开始,便注定了今天这样的结局。

或许,连他自己都不会想到,自己活成了「东方甄选」。

原因在于,董宇辉真正可以出走的底气,并非来源于董宇辉本身,而是在于他背后的流量。

无论是对于董宇辉而言,还是对于东方甄选来讲,那样一场本不该发生的危机,真正让我们见识到了流量之于任何一个事物的「双刃剑」的意义。

01

当东方甄选横空出世,或许,俞敏洪并未想到过他穷尽了脑汁想起的这样一个绝妙的直播带货新模式,依然还是陷入到了流量的泥淖之中。

是的,按照俞敏洪的打法,东方甄选并不仅仅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以流量为主导的直播带货模式,而是一个建构于产业链、供应链基础之上的,真正能够让直播带货的发展带入到新周期的发展新模式。

然而,后来东方甄选的发展告诉了我们,仅仅只是专注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建设,的确可以让东方甄选与其他的直播带货玩家有一定的区别,但是,真正要想出圈,真正要想在直播带货行业站稳脚跟,依然还是需要流量的加持与助力。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东方甄选当初的不温不火,以及董宇辉爆红之后的一路绝尘上,看出一丝端倪。

透过这一点,我们需要看到的是,直播带货背后的产业链、供应链的打造,仅仅只是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基础设施」,而真正让这样一种「基础设施」发挥效力的,依然还是需要庞大的流量。

这是直播带货的短板,同样是直播带货的优势。

从短板上来看,这让那些身处台前的直播带货网红们,仅仅只是一个卖货的工具人,仅仅只是一个流量的获取器,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另外,直播带货仅仅只是一个以流量为生命线的存在,缺少了它,直播带货便行将就木。

从优势上来看,这让直播带货的玩家们可以轻装上阵,仅仅只是需要获取流量,仅仅只是需要转化流量即可,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然而,如果仅仅只是按照这样一种路线图发展下去,而没有找到直播带货的短板和优势的平衡点,任何一个直播带货的玩家们,必然都会陷入到困境之中。

这一点,我们已经从初代网红薇娅、李佳琦,后来的罗永浩、小杨哥的身上,看出一丝端倪。

或许是看到了这一问题,因此,当俞敏洪创立东方甄选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开始不将东方甄选看成是一般意义上的直播带货玩家。

无论是对于上游产业链的投资,抑或是对于自身APP、社群和客服体系的打造上,我们都可以看出东方甄选的与众不同。

02

纵然是东方甄选生而不同,但是,它依然没有跳脱出直播带货玩家们的宿命,它的爆火,依然与流量之间有着莫大的联系。

可以说,如果没有董宇辉的爆火,东方甄选或许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可以说,如果没有董宇辉的爆火,东方甄选或许还仅仅只是新东方寻找转型之路的诸多尝试之一。

董宇辉与东方甄选的相辅相成,真正让我们看到的是,直播带货依然是一个流量的中转站,依然是一个以流量为生命线的存在。

对于董宇辉和东方甄选来讲,只有不断地成就彼此,才能走得更远。

然而,东方甄选并不想要将自身沦为一般意义上的直播带货玩家,更不想被董宇辉的流量所绑架。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场宫斗大戏的上演。

虽然这样一场宫斗大戏在俞敏洪的调停之下,获得了一个看似圆满的大结局,但是,无论是对于东方甄选,还是董宇辉来讲,都是一种伤筋动骨的影响。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东方甄选的数据持续走低上,看出一丝端倪;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俞敏洪对于东方甄选「乱七八糟」的表态上,看出一丝端倪。

透过这样一场宫斗大戏,我们看到的是,东方甄选试图走出一条与其他的直播带货玩家完全不同的道路,却一不小心又踏入到了与以往的直播带货玩家们相同的河流里。

对于东方甄选来讲,或许,现在的他们真正需要的,早已不再是保持自身的特立独行,而是更多地需要找到一条与时下的直播带货潮流相契合的发展模式,待站稳了脚跟之后,再去思考和探索有关产业链、供应链的打造。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讲,现在的东方甄选真正需要的是,要么第二个董宇辉的出现,要么是像小杨哥一样培养出更多携带了庞大流量的新主播。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东方甄选依然还是没有摆脱对于流量的依赖。

东方甄选的遭遇,其实和当下几乎所有的电商玩家们的遭遇相同——它们都对流量极度地依赖,却又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到真正摆脱流量的方式和方法。

这是以东方甄选为代表的直播带货玩家们的宿命,同样是电商玩家们的宿命。

03

事实上,东方甄选所遭遇的,何尝不是现在董宇辉所遭遇到的呢?

自从董宇辉的与辉同行开播以来,虽然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些愿意去做的事情,但是,他依然还是没有摆脱与直播带货之间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文章开头所提到的,董宇辉需要借助安眠药才能入睡,正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虽然董宇辉可以借助自身的流量,维持与支撑与辉同行的发展,但是,与辉同行依然还是一个以董宇辉为主体的存在。

可以说,离开了董宇辉,与辉同行便不再是与辉同行。

很显然,站在商业的角度来看,这依然是不健康的。

对于董宇辉来讲,或许他真正需要做的,并不仅仅只是把自己摆在前沿阵地,而是需要去孵化和培养出更多像自己的现象级的主播。

只有这样,董宇辉的与辉同行才不仅仅只是一个个人化IP相当强烈的存在,而是一个独立的IP,并且良性运作的商业,纵然是离开了董宇辉,与辉同行依然可以获得良好的发展。

或许,这才是真正良性的商业模式。

透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董宇辉因流量而兴,但是,同样因流量而忧。

对于董宇辉来讲,欲要破解当下的困扰,或许需要向他在新东方的前辈罗永浩学习。

我们都知道,罗永浩创办了「交个朋友」的直播间,并且通过直播带货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真还传」的桥段。

当「交个朋友」的直播间步入正轨,特别是当直播带货的发展开始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之后,我们看到的是,罗永浩不再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直播上,而是开始深入到了AR项目的创业上。

纵然是如此,「交个朋友」直播间依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之所以如此,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罗永浩虽然宣布开始了新的创业项目,但是,他始终会不定时地在直播间进行带货。

这个时候,罗永浩和交个朋友直播间之间,不再是一种深度绑定的关系,而是一种商业上的联系,而罗永浩也不再是交个朋友的唯一IP,而是它的众多IP里的一个。

当罗永浩与交个朋友直播间的这样一种良性的关系开始形成,纵然是罗永浩开始了新的创业,但是,交个朋友直播间依然没有出现类似东方甄选那样大的变故。

或许,这才是东方甄选想要去做,却没有做成的事情;或许,这才是董宇辉必须要去做,却没有做成的事情。

结语

当董宇辉与东方甄选切割,我们看到了一个双输的局面。

对于东方甄选来讲,它迟迟没有找到另外一个董宇辉来接棒;对于董宇辉来讲,他同样没有将与辉同行带离东方甄选的发展轨道。

无论是对于董宇辉来讲,还是对于东方甄选而言,它们都开始陷入到了因流量而兴,因流量而忧的发展怪圈之中。

说到底,与辉同行和东方甄选依然还是没有真正找到一条真正可持续的、良性的商业模式,依然还是没有摆脱直播带货本身的掣肘。

当与辉同行与东方甄选的这样一种根本问题迟迟无法解决,俞敏洪始终都没有打造像新东方一样的健康的商业模式。

最终,董宇辉还是把「与辉同行」做成了第二个「东方甄选」。

或许,这个时候,俞敏洪真的可以考虑为东方甄选找一个新的CE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