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一段恋爱关系中,始终感受不到真正的亲密,那么你很有可能遇到了情感无能者。情感无能是一种渴望爱却又无法真正去爱的亲密关系障碍。

与这样的人相处,你会感觉自己永远都不够好,永远都无法抵达对方内心深处。你不必因此自我怀疑并感到痛苦不安:这不是你的问题,因为被困在情感无能状态中的人无法与他人建立内心深处的联结。

若要建立一段关系,关系中的双方必须具备爱的能力,能感知到情感的存在,否则关系就难以维系。下文中,布琳·柯林斯介绍了三种关系模式,告诉我们这些关系是如何形成的,我们该如何识别它们。

本文摘编自《情感无能》,经出品方授权发布。小标题为编者所拟,篇幅所限内容有所删减。


01

极度绝望:一厢情愿的爱情故事

现在来看下,情感无能的人在感情中是如何表现的。我们先回顾一些观点。

关系。我们在一生中花了很多时间讨论、担心、预测、分析、定义关系,并试图调整它以适应我们的需要。我们会与伴侣、父母、孩子、同事、咨询师、老板、下属,以及陌生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关系可以是充满激情的、没有激情的,富足的、贫乏的,单方面的、相互的,可控的、失控的,可预测的、随机的。

人际关系是生活的核心能量 ,它是驱动我们的引擎,也是我们定义自己成功与否的标准。它蕴有巨大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也可以伤害我们。奇怪的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往往是我们觉得最难控制的一面。

人们最初会因为一系列的原因产生联系,但却因为完全不同的原因而在一起。友情和爱情之间有一道神秘的鸿沟:你哪点适合我?

这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点,从中可以看到 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情感无能。有所保留是人的天性。 人们把这种保留带入所有的关系中,由此建立各种联系。


每个人的保留程度决定了每段关系的失衡程度。如果你是一个5%情感无能的人,当和一个40%情感无能的人在一起时,你很快就会发现,需要花很多功夫来维系这段关系。如果你们双方都是10%,你们可能会保持适当的距离,但彼此花在维持关系上的精力是差不多的。这并不代表这是一段健康的关系,关键在于,你们的起点是一样的。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能够对这些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关系加以评估。这个评估包括仔细审视我们是谁。当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自我,找到梦想,也就拥有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突然间,希望和未来照亮整个世界,一切似乎都变得更耀眼了。

不幸的是,我们在审视自己时,总是在寻找缺陷和不足,这可能会破坏人际关系,并赶走我们心仪的对象。我们变得过分警惕,时刻关注自己或青睐心仪对象的行为变化,连一丝细微的差别都不放过。

如果我们和一起踏上情感之旅的人都具备爱与被爱的能力,那么在这趟旅途中,每个人都会谨慎地思考、关注、评估感情的进展。每个人都会有恐惧、怀疑、重新考虑的时刻,以确保自己处在正确的人生位置上。这个过程对于形成健康、共生、有活力的关系是适当且必要的。

然而,当讨论情感无能的人所建立的联系时,用“关系”这个词有误导性。对于情感无能的人而言,他们之所以与人产生“关系”,更多是为了方便、增强或充实自己,很少与对方有关,对方只是满足他们需求的存在。

对于大多数情感无能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过程,即使对象是自己潜在的伴侣,他们也可能是这样想的:“让我想想,我怎么才能让朱莉心甘情愿地满足我的一切需求,除了痛苦和悲伤外,不求任何回报?”

这种操纵行为只有最可恶的人才会去做。这类人确实存在, 但大多数情感无能的人并没有恶意,也不是有意制造痛苦。 他们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和任何人建立联结,甚至不和自己建立联结。

事实上,当发现自己伤害了别人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觉得非常内疚。但他们没有能力去识别所感受到的情绪,或者传递给别人的情绪。情感无能的人倾向于远离任何情感内容,因为它太复杂、太神秘,而且往往也具有威胁性。

然而,在你陷入守护者的角色,并自发去保护这个可怜人之前,请记住,这是一个解释,而不是借口。 无论解释听起来多么合理,你都不必在一段不平等的关系中委曲求全。


如果在一段感情中,你付出了95%的爱,而对方只付出了50%,就到你该做决定的时刻了!你面临着很多选择:你可以安于现状,继续日复一日地忙碌,直到关系结束,独自承受所有的悲伤;你可以结束这段关系;你可以深吸一口气,投入到改变中去。

第三种选择需要勇气,你会发现,无论是你还是对方,都必须为了这段感情的存续而做出改变。治疗有时是过程的一部分,但也不一定。在探讨不同类型的关系时,我会指出治疗在哪些方面是有用的。促成改变的其他因素包括:开放式沟通、发展信任、双方都拥有更高的自尊,最重要的是愿意改变。

现在,我们来看下第一类关系,也许就与你有关。

帕特丽夏的故事

我的朋友康妮·戴几年前做了一项观察,她的发现一直困扰着我。她注意到,约会本身似乎成为一种目的。

过去,婚姻是约会的目的。你开始和某人约会,随着时间推移,这段关系要么成熟,变得更加完整,要么枯萎,你们分开。如果感情持续升温,你们会从“稳定”恋爱到订婚,再到结婚。这可能不是一个完美的规则,但它很好地让人们结伴而行。

现在规则变了。改变本身不是坏事,但它肯定会影响人们对待生活的方式,对某些人来说,困惑就产生了。

举个例子,两个人长期住在一起,有两三个孩子,还养了一条狗、一只猫,却没有结婚,他们互相称呼对方为男/女朋友,我对此感到困惑。遗憾的是,这些形容远远不足以体现当前关系的现实情况。

对一些单身人士来说,他们越试图在新规则下定义关系,并改变自己的期望,他们的困惑便越强烈。

社会契约建立在期望和经验的基础上。经验告诉我们社会对我们的期望。期望则基于我们想从社会生活中体验到什么。这就是问题所在。 如果我们的期望不现实或无法实现,沮丧和失望就会随之而来,而沮丧和失望的人并不能建立良好的联结。

那些不顾一切寻找真爱的人,看起来像是最能感知情绪和爱的人,其实不然。这种迫切的追寻压抑了一个人建立联结的能力,因为对联结的渴望占据了所有可用的精神能量。

帕特丽夏二十出头,她一边工作一边完成了大学学业。她住在一栋以单身人士占比高而出名的公寓里。她第一次来找我咨询时,泪流满面,焦虑不安,因为她的室友刚刚订婚,正打算搬去和未婚夫一起住。

帕特丽夏和室友从小就是朋友。高中毕业后,她们合租了一间公寓,一想到要再找一个室友,帕特丽夏就不知所措。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她也淹没在单身和孤独的想法中无法自拔。室友的订婚让她所有的情感都显露无遗。

除了寻找真命天子,安顿下来,帕特丽夏想不出别的,也说不出别的。但每一次约会,她都遵循同样的模式:遇到某个人,立即和对方展开聊天,话题全与他会是一个多么好的丈夫有关。如果他没有立刻求婚,她会马上开始另觅他人——简直不顾一切。


我问她是否对所有遇到过的男人都说了同样的话,也就是所谓的做丈夫的潜质,就像她告诉我的那样,她承认她可能是。我设法让她保持冷静,后来她遇见一个叫杰瑞的男人,他似乎对她很感兴趣,并愿意留在她的身边。

我继续鼓励帕特丽夏活在当下、享受当下,她努力了一段时间,但随着室友的婚期临近,她开始失去理智。室友邀请帕特丽夏来担任首席伴娘,也邀请杰瑞参加婚礼。帕特丽夏后来告诉我,那是一个无比浪漫的夜晚,他们跳舞时,她告诉杰瑞她爱他。但在婚礼结束后的第十天,她再次来找我咨询,因为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我确定他真的很忙,”她有些颤抖地说,“他的工作责任重大。”

我温和地指出,他以前可以抽出时间陪她,并暗示她可能对他要求太多了。

“但我想恋爱,”她悲伤地说,“我希望有人能爱我。”

帕特丽夏把杰瑞当成一个任务。她坚持不懈地追求他,不顾他一再明确表示对亲密关系不感兴趣,不顾我让她退一步来挽回一些尊严。帕特丽夏只专注于和杰瑞有一段永久的、忠诚的关系,即使他清楚表明,这不是他想要的。

她会长篇大论地说着自己对杰瑞的感情,但当我问她爱上他是什么感觉,她只顾说自己的需求。 帕特丽夏看不到她的感情不是针对杰瑞的,而是针对自己的需求。因此,她并没有建立真正的情感联结。

许多人会混淆需求和感受,因为这两者确实是交织在一起的,尽管它们也是相互独立、迥然不同的。

基本需求满足人的生存目标,包括食物、住所、安全——没有这些,人就无法生存。情绪和情感联结是另一个层面——这些会充实生活,但不是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们可以在没有情感联结的情况下生存,但缺乏情感联结,生活会变得单调、空虚。像爱和友谊之类的情感,给生活增添了温暖和质感,帮助我们更好地生存下去。因为情感的存在,我们与他人发生联结,生活也因而变得多姿多彩。

对于像帕特丽夏这样把爱归为一种需求的人来说,问题在于,对爱的追求不仅没有丰富生活,反而使其变得狭隘,以至于他们最终只能停留在生存层面——食物、住所、安全,并扼杀了通过家人、朋友和社群来丰富情感的可能。相反,他们唯一想的就是找到真爱,但讽刺的是,他们忽视了自己错过了多少爱!

杰瑞很快就被帕特丽夏的不顾一切吓退了,于是帕特丽夏不仅切断了与杰瑞的联系,也与其他可能更契合的人断绝往来。帕特丽夏选择了一种失调的关系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沉迷于一些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让自己远离治疗和真正的联结。

如果你是某人的单恋对象,你就知道,被人单恋是很不自在的。我敢肯定,杰瑞对帕特里夏不恰当的关注和追求感到不安。与此同时,帕特里夏总想让我告诉她,杰瑞是个情感无能的人,因为他不回应她爱的需求。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后,帕特丽夏终于意识到,她才是那个情感无能的人,由于她的不合理期待,别的选择都被排除了。

在如此专注于寻找真爱的人看来,他们心仪的对象通常有情感缺陷。他们认为自己充满了爱,只是在等待合适的对象来挖掘。帕特丽夏一心想要找到真爱,于是她遇到了一连串的真爱。但她总是哀叹那些人情感无能,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那个离爱越来越远的人。


更复杂的是,像帕特丽夏这样的人,有时会吸引另一个情感无能的人——两个50%的爱的结合。然后比赛开始,两人都在为掌握主导权而战。极度绝望者的信念体系得到强化,他们坚信没有人会回报他们倾注的爱。

极度绝望者距离潜在对象总是一步之遥,他们对情感依恋有着不可思议的标准,并夸大了爱情在生活中的作用。当潜在对象无法达到自己的标准和期望时,无论对方是否具备爱的能力,极度绝望者都会感到双倍的拒绝,因为这也是对核心自我的拒绝。

如果你从帕特里夏身上看到了自己,这并不意味着你注定要生活在无望的问题和无尽的拒绝中,除非是你自己的选择。你生命中的空虚,只能由你自己填满! 当你和自己达成一种健康的关系时,你会变得更容易敞开心扉,也会给自己的生活腾出更多的空间,吸引别人进入。

极度绝望者自评

□对潜在对象不切实际的期望

□缺乏界限感

□不断追求“完美伴侣”

□立即坠入爱河,并告诉潜在对象

□认为爱是一种需求

02

害怕亲密:若即若离的链式关系

并不是只有极度绝望的人,才会精心设计依恋和分离模式来保护自己的情感无能。某些人深陷在自己编排的舞蹈里,其复杂程度就连亚瑟·默里[1]都刮目相看,而只有与之共舞的人才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人与人之间的链式关系(chain relationship),体现在一连串的亲密接触并间歇性地保持距离上。在保持距离期间,双方可以趁机弄清楚对方下一步会做什么。因此, 这类关系的接触时间很短,距离感才是它的实质性内容。

然而,若仍专注于接触时间的长短,这是不现实的。若专注于亲密度,并用它来定义关系,双方都会大失所望。问题不在于彼此之间的关系,而在于双方想要如何定义这段关系。

我将借助一个故事来阐明我的意思。我曾有幸和伟大的爵士大师迈尔斯·戴维斯交谈过几句,那是我听过最有智慧的话之一。我们讨论了音乐,他说:“你必须意识到,音乐不仅与音符有关,也与休止符有关。没有休止符,音乐就只是噪声。休止符才是音乐的精髓。”

在链式关系中,关系是由距离感定义的,而不是短暂的接触。 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拥有一段亲密关系,难的是如何维持长期的亲密关系。如果一个人情感无能,受不了长期的亲密接触,他会努力维持一个可容忍的适当距离。

短暂而强烈的接触有助于保持对方对你的好感,也能让对方保持情感上的安全距离。我在纽约有一个朋友,她是某人的情妇。他在经济上承担她的一切开支,而他对她唯一的要求,就是随叫随到。她会为见面精心准备,包括大量购物、去美容院待上几小时,这样当他们碰面后,她会显得很迷人。然后,他们会在异国他乡度过一段田园诗般的美好时光,强烈的情感和联结充斥其间。当然除却会面,他们几乎没有联系。当我问她对此有何感受时,她说:“短时间内维持一段感情,要比每天努力维系这段感情容易得多。”


她是一个魅力四射的女人,有钱,有颜,有才华,又有头脑。她也正好拥有她想要的关系,因为这让她能够专注于她真正的依恋——事业。而那个男人可以与一个美丽、善谈的女人亲密接触,这既满足了他的自我,又不会从他的婚姻中分割情感。

但是,当她得了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需要对方提供持续性的情感支持时,问题出现了。那时,她开始意识到,当她对任何一段本可以完整的关系都无动于衷时,足见她有多么克制自己。

我的朋友迈出了艰难的一步,她独自回到佛罗里达州的家中,结束了与已婚男人的关系。后来,她逐渐从疾病中恢复过来,在这期间,她遇到了一位医生。现在,他们已经结婚了,两人的关系非常密切。

不知为何,可能从最初与父母的关系开始,情感无能的人A便认为,与某人过于亲密是有风险的,所以当B靠近,警报就会响起,A就会后退。但这并不是结束,因为当B变得遥不可及时,A同样会惊慌失措,于是A再次接近B,直至关系亲密到足以引起恐慌,A会再次后退。

这种进—退—进—退的模式就像圈舞一样。被联结的人,也就是B,不再能够信任或预测这段关系。相反,他活在持续的不安和质疑中。然而,大多数情况下,B也有他自己的问题。

请记住,我们假设自己和伴侣处在同一层次上。从这个假设来看,一个合乎逻辑的大胆猜想是,如果联结无法实现,那一定是我们做错了什么。然后我们开始采取各种纠正措施,来修复一些我们没有破坏的东西。这只会产生巨大的挫败感,而且得不到回报!

如果双方都无法走近对方,当一方靠近,另一方会因感觉到威胁而后退,而后退的距离则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太近,也不会太远。当一方后退,另一方则会靠近,但靠近的只是彼此口头上约定的安全距离。这种模式使双方的关系保持相对独立——既不太亲密,也不太疏远。感情的能量花在维持“完美”的距离上,而不是让关系不断升温。

哈里和琳达都是事业有成的人。他们在互为竞争对手的公司上班,并且在职业领域里与对方激烈竞争。在私人生活中,他们会参加职业协会的体育活动来打发时间。哈里是一名成绩接近职业水平的高尔夫球手,而琳达是一名锦标赛级别的网球选手。他们会精心安排和规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很少沉迷于没有计划的事情。

哈里来接受治疗时谈到,他对琳达越来越不满,因为她不打算要孩子。他说,她明知道这是他三十岁以后的主要目标之一。我指出,他的言语听起来并不像是喜欢孩子,而是把生孩子当成要实现的目标。哈里听了愤愤不平。

“我们当然喜欢孩子。这是理所当然的。”

“这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容易。婴儿会有很多需求,你牺牲了睡眠、时间、精力和金钱!”我告诉他,“你准备好放弃高尔夫去打棒球吗?如果孩子发烧,你准备好早点儿下班回家吗?琳达之所以犹豫,是因为她知道要做出牺牲却不愿意吗?”

经过几次治疗后,琳达也加入进来,很明显,两人都牢牢锁定在自己选择的轨道上——工作和生活。只要日程表是二维的,他们关系中的商业性就不是问题。然而,一旦加上第三个维度,即孩子的需求,就意味着他们平行又分离的轨道,将不得不做出改变和调整。他们或许能始终保持一臂之距,但婴儿是无法忍受这种距离的。


琳达和哈里必须先重建他们精心分离的联结,才能迎接孩子进入他们的世界。

如果你发现自己处于一段没什么进展的关系中,也许是因为你们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想要打破这种距离感,你需要冒着风险靠近对方,并在那里停留,同时鼓励对方和你一起步入更亲密的关系中。

你不能太快或单方面这么做,所以第一步是,与对方就彼此的关系状态和可能发展的方向展开沟通。如果对方不愿意和你一起走这条路,也许是时候换一条路了!

有种关系也具有“进—退”的特质,但感觉更像是“你进我退”,就像跳恰恰,要么此方进,彼方退,要么此方退,彼方进。不像圈舞一样,距离感大于亲密感;也不像排舞一样,时刻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恰恰舞中,双方一直在交替寻求变动的亲密感。每一方都认为自己想要亲密关系,但当真正处于亲密关系中却会不知所措,于是后退。然后,另一方会主动站出来,直到无法容忍,于是后退。

在认真约会了八个月后,罗伯和艾普丽尔开始接受心理治疗。艾普丽尔对心理治疗不是很感兴趣,她来这里是为了让我告诉罗伯他错了,她才是对的。罗伯解释道,他想继续这段关系,但感觉艾普丽尔并不这么想。然而,当他问起时,她会告诉他,她对这段感情是认真的,只是觉得他在拖延时间。

有好几次,我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彼此更好地沟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试着更仔细地倾听,但我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关系陷入了僵局。

我也被困住了,直到一两个疗程后,艾普丽尔问:“罗伯,为什么我坐你旁边,你要稍微挪开一点儿?”

“你不也这样!”他回应道。

沟通便到此为止。

“啊哈!”他们被我吓一跳,“你们经常会有这种感觉吗?”

罗伯说:“每次我想靠近,艾普丽尔就会后退。我再靠近,她再后退。最后我厌倦了追她,就停了。她反而主动来找我。”

“那是你要离我而去的时候,”艾普丽尔很快说道,“但我靠近你,你又后退。为了让你靠近我,我不得不停下来。”

恰—恰—恰。

我说:“这是行动上的,那情感上呢?”

两人都点头表示:“总是这样。我厌倦了。”

和其他舞者一样,罗伯和艾普丽尔之间的能量流,都被或进或退地消耗掉了。因此,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联结的东西。双方都害怕放手,因为他们都相信这段关系是可行的。毕竟,它是如此活跃!不幸的是,它只是看起来活跃,其实没有进展,因为彼此都不愿意最先冒险靠近。

如果你不停地靠近、靠近再靠近,突然,对方觉得太近了,于是你后退、后退再后退;直到对方又觉得太远了,于是你再次靠近、靠近……恰恰恰恰……你深陷其中。 想要打破这种模式,你需要培养对亲密感的包容心 ,而这要你不断实践,并交付信任。

探戈起源于阿根廷,是一种复杂、热烈、非常制式化的舞蹈。探戈关系给人这样一种感觉:其无止尽的固定步法和预定动作,代表着关系中的感情和地位。两人之间的能量流就像一个旋涡,将彼此困在一起,不停旋转,却不曾成长或改变。


安妮塔和罗恩本科毕业就结婚了,他们在大城市的郊区合伙做生意。罗恩有严重的身体问题,甚至影响到他的生育能力,但在结婚前,即便知道安妮塔非常想要孩子,他也没有告诉她。

当安妮塔开始催他要孩子时,他试图把公司卖给一个竞争对手。安妮塔反对出售,罗恩便在他们的小社区里公开调情。安妮塔离开公司,重新找了份工作。作为回应,罗恩找来一个新的合伙人。在罗恩的刺激下,安妮塔开了另一家公司来竞争。安妮塔的生意一天天壮大,而罗恩则和她的秘书越走越近。

每一次行动都会触发一次反击,反击之后,又会遭到新的反击。在爱情和联结消失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所有的行动和反击让这段关系继续运转。双方都忙着跳探戈,以致失去了看清自己或对方的能力。他们唯一能关注的,就是舞蹈本身的复杂程度。

当陷入了一段探戈关系时,你会感到很心累,因为你需要用愈加复杂的舞步和动作,来给这段关系注入能量。其实,与其被动反应,不如思考、表达你的感受,并要求你的伴侣也这么做。

在所有这些舞蹈中,双方都有某种程度的情感无能,我想重申一下,没有人总是能毫无保留地投入情感。每个人的情绪可用性都可能有低于100%的时候。也有一些完全没有情感的人,他们是危险、有毒的,因为他们无法建立任何形式的情感联结,而他们周围的人不得不承担所有的情感工作。不幸与他们为伴的人,得不到任何回报。

一个人的情感无能程度决定了他的人际关系模式。在圈舞、排舞、恰恰和探戈中,双方的情感投入通常处在相同的范围内。因此,双方都有两件事需要克服:一是解决自己的情绪可用性问题;二是努力改变关系,使之更健康。

所有这些关系都以双方的高度警惕及低度信任为特征 。双方因为错误的原因而互相妥协。他们不是通过联结来建立关系,而是凭借对彼此的警惕,所以他们总能在情感上保持精确的舒适距离。然而,他们无法在关系中达成平衡,因为彼此都有不同的情感安全区。于是,舞蹈继续,舞者一直在跳动。


要打破这种循环,双方都必须重新投入自己的情感,并相互信任,以重建更亲密的关系。这种重新投入需要彼此都有飞跃的信心,要下定决心面对最初可能的不适,要愿意追求更完整的情感和生活。

链式关系者自评

□时进时退

□双方都情感无能

□双方都害怕亲密

□以活动为沟通渠道

□与伴侣互不信任

03

原生家庭:如何停止消极行为的延续

毫无疑问,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人生中最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让我们踏上了贯穿一生的情感和心理之路,它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定义了人生中的其他关系,并对我们如何与自己的孩子建立联结产生深远的影响。

情感无能的父母会养育出情感无能的孩子。

许多婴儿潮一代[2]的父母,都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人。在维多利亚时代,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无论是身体上还是情感上。

在20世纪30年代,伯尔赫斯·斯金纳和本杰明·斯波克博士出现了。

斯金纳和斯波克都是行为主义者,认为所有的行为都由外部塑造,没有内部的情感投入。因此,他们建议父母可以通过奖励“好”的行为和惩罚“坏”的行为,来塑造孩子的行为。 他们没有意识到内部过程(情感过程),所以并不关注与孩子的情感联结。 这种行为主义的观点,适用于婴儿潮一代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与自己的父母关系疏远。

我的同事安德里亚在与年长的来访者互动上很有经验。我们经常谈论自己这一代和父母之间的情感距离,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距离似乎变得更加复杂。

安德里亚认为,这种距离一方面源自早年的情感无能,另一方面是由于在往后的生活中,逐渐内化为愤怒和疏远的性格。她把这种情况称为“固化型人格障碍”,即父母变成了我们不认识的人,或是时而不喜欢的人。由于最初的情感联结就比较脆弱,这些变化既让我们越来越疏远,也让我们在情感上更加隔绝。

X一代[3]乐于指出,作为父母的婴儿潮一代,并没有完全敞开心扉,建立联结。许多X一代来访者都说,父母会参与他们所做的一切,随时准备摄像,但却没有足够的情感能量来理解他们对空间和个性化的需求,这让他们感觉自己被父母过度呵护了。婴儿潮一代对X一代孩子的教养方式,体现了行为主义的观点——重点是行动和行为,而不是存在和情感。

多数情况下,成长经历教会他们情感上的距离。考虑到当前文化对情感联结的新关注,他们能否以一种更恰当、更有情感色彩的方式与孩子建立联结,我们拭目以待。

然而,我最担心的,是那些不成熟的父母,他们不知道如何面对孩子的反应——大叫、一味提要求、发脾气等;相反,他们觉得受到了威胁。他们可能会责骂孩子,甚至还会打孩子,与孩子之间产生隔阂和距离感,我担心这种距离感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没有完美的教养风格,完美不是人类的生存状态。我再重复一遍:这是一种解释,而不是借口。但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并不是指父母应该因自己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距离而受到责备。我想说的是, 我们建立情感联结的方式源自原生家庭。我希望,我们能停止消极行为的延续。

请记住,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有选择的余地。我们不能因为仅仅习得了一种特定的教养风格,就认定自己只能采用这种风格。理解自己为何会这样的确很重要,但这不是我们控诉父母或祖父母的理由。

探究风格的起源能提供一个基础,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和风格,并做出必要的改变,从而与其他人建立更好的情感联结。

还记得那个与小儿子斯科特处于依赖共生关系中的凯蒂吗?她的父亲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白手起家,创办了一家制造公司。尽管他充分满足三个女儿的所有要求,给予她们想要的一切,但他很少在家。偶尔一两个晚上,当他赶回家与家人共进晚餐时,他会利用吃饭时间,询问女儿们的成绩、表现和目标。他对她们内心的情感不感兴趣,反而将她们对爱的需求视为软弱的表现,不予理会。

凯蒂曾两次嫁给父亲的“复制品”。 第一段婚姻持续了二十年。在这段关系中,她生了三个儿子。

她的第一任丈夫汤姆也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很少在家。她曾试图直面他对这段关系的态度,坚持一起进行夫妻治疗,解决两人之间的问题。汤姆不明白她究竟在对什么不满。他指出,无论她和孩子们想要什么,他都给予金钱支持。在受够了汤姆的情感疏远后,凯蒂和他离婚了。


离婚一年后,她在一个工作会议上遇到戴夫。戴夫曾是一名军人,离开军队后,他开了一家建筑公司,据他所言,非常成功。他也有一段为期二十年的婚姻,离婚时间几乎和凯蒂同步。

戴夫热情地追求凯蒂。她告诉我,这是她第一次觉得自己对生命中的男人很重要。她想慢慢来,但戴夫急着结婚。凯蒂觉得她找对人了。她的儿子们都很喜欢戴夫,虽然斯科特顶撞过他几次,但他对此处理得很好。凯蒂深受鼓舞。

和戴夫结婚不到一个月,凯蒂就发现他的建筑公司根本不像他说得那么成功。在疯狂搞钱补窟窿的过程中,她提前支取了斯科特的大学学费,将其转投于戴夫的生意。可戴夫只顾埋头做生意,把凯蒂和孩子们抛在一边。当她质问他为何离她越来越远,他开始大吼大叫威胁她。戴夫拒绝去看心理医生,也不允许她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经历了四年的威胁和经济损失后,凯蒂放弃了这段婚姻,开始接受治疗。在解决她和小儿子之间的问题后,我们开始思考为什么放手让她这么没有安全感。凯蒂慢慢意识到,她之所以害怕放开儿子们,是因为她从未和父亲或前夫有过联结。她觉得如果再放开孩子,她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孤身一人了。

凯蒂致力于消除对父亲的怨恨,最终从被父亲冷落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她已经很多年没有和他说过话,但作为治疗的一部分,她决定试着重新建立这段关系。起初,父亲对凯蒂很不友好,我鼓励她继续保持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关系开始有所进展。虽然不完美,但他们逐渐联结在一起。

这一联结让凯蒂不再需要通过孩子来摆脱孤身一人的困境,也为她开启了一扇没有负担的感情之门。

她目前正和一位大学教授约会,他能够平衡好凯蒂、朋友、工作和爱好之间的关系。他和自己的父母及孩子的关系都很好。凯蒂告诉我,他甚至和前妻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凯蒂第一次体验到恋爱的感觉,她说这种感觉很好。她还在继续改善与父亲的关系,并与儿子们建立适当的联结。

凯蒂的前两任丈夫都是她在原生家庭的影响下选择的,但在两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后,她去学习了一种新的风格。

[1] 亚瑟·默里是著名舞蹈教练。——译者注

[2] 婴儿潮一代,是指在1945 至1964 年间出生的美国人,他们是美国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代。——译者注

[3] X一代,是指出生于20 世纪60 年代中期至70 年代末的一代人。——译者注

本文摘编自


《情感无能》

作者: (美)布琳·柯林斯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品方: 阳光博客
译者: 程璇
出版年: 2024-7


编辑 | 刘洁

主编 | 魏冰心

配图 | 《婚姻生活》

知识 | 思想 凤 凰 读 书 文学 | 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