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选择四个最头痛的教育问题,你会选择什么? 在问了很多家长之后,被提的最多的是这四个:

写作业慢: 孩子做作业不专注、拖沓,需要用比较长时间

  • 屏幕时间长: 孩子想尽办法看电视、用平板,更爱看屏幕而不是阅读或学习

  • 情绪化: 孩子或父母容易发生争吵,孩子容易用情绪化的方式表达,而不是平和讲道理

  • 负面特点: 父母认为孩子有一些缺点,但一直不改正,例如学习态度不端正、拖沓、调皮等


    / sawyer /

    很多时候,家长应对这些问题的方式是用最熟悉的方式: 别的家长怎么做?自己的父母怎么做?自己习惯怎么做?

    例如:监督孩子写作业、催促孩子、限制孩子使用屏幕的时间、把屏幕使用作为奖惩的手段、拒绝孩子情绪化下提出的需求、反复强调孩子的缺点并提出要求……

    然而,它们不管用。


    / APA /

    怎么办呢?

    你可能听了不少道理: 要温和而坚定地和孩子沟通,要接纳孩子的情绪。但,如何做才是接纳?

    也可能听了不少技巧: 孩子写作业时,你陪在孩子旁边看书,设置30分钟小闹钟……

    很多道理确实有理,很多技巧多少有一点作用, 但是仅有这些常常难以实施和坚持: 道理难以落地,技巧太多而杂难以根据情况取舍并贯彻。


    / twp /

    更有效的其实是学习一些 基本育儿原则 思维方法

    我从事 儿童创新教育领域超过近10年 ,也培训过 数十万成人和家长、儿童 ,同时也是一个男孩的妈妈,作为教育工作者与一位母亲,我更理解教育其实万变不离其宗,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不能毫无框架地四处寻求解决方法,也不是孩子改变了就好了,关键还是 改变家长的思维方式、沟通方式和具体决策,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育儿方法

    《C计划思辨育儿共学营》里和大家深度分享过 三个育儿原则,三个思维方法

    三个育儿原则:课题分离、树立边界、多样选择。

    三个思维方法:区分事实和观点、权衡利弊、结构化归因。

    育儿原则 ,可以让你 理解不同场景下,言行的方向和边界是什么 思维方法 ,可以让你 由提问引导言行决策,找到分析问题和做做选择的抓手,并且更理解一些育儿决策背后的依据

    不少家长说,“学习了这几节课,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彷佛具备了一种更有穿透力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在群里,经常看到有家长感叹,为什么没有早点遇到类似的宝藏课。


    《C计划思辨育儿共学营》结合了 【批判性思维】 【家庭教育】 ,针对文章开头提到的“孩子情绪失控”、“爱玩电子产品”、“做作业拖沓”、“性格特点固化”的育儿难题,我们会在 为期四天的共学期间 ,逐个击破,每击破一个,帮助大家搭建一种分析问题的 思维框架

    每天只需要 十分钟 的学习,参与到社群的 知识点互动 ,与 同频家长讨论 ,再加上专门安排的 直播交流环节 帮你改变育儿困局,建立科学育儿框架。

    共学营已经开展第四期了,每次营期期间我们都能收到了很多好评 :课程很触动、说出心声了、能引发思考、看了很有启发 ......这些反馈,也是我们持续开营的动力呀!


    / 往期思辨育儿共学营社群陪伴 /

    希望每个家庭都能通过批判性育儿思维,携手孩子共同成长,塑造一个更加和谐支持的家庭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与智慧中茁壮成长。欢迎大家报名参加 。

    了解课程具体内容


    课程说明

    【营期时间】: 6月24日~6月28日 (6月24日截止报名)

    【进群时间】: 6月24日当天统一邀请进微信群共学

    【参与方式】: C计划思辨育儿共学营为期 4天 ,是 微信社群陪伴式学习,购买课程后请扫描弹出的二维码添加顾问老师/进群,避免错过开课信息哦。

    【开营说明】 :课程报名时间截止后,便不再招收新学员。开班名额、招收时间有限,建议尽早报名抢占席位~

    原价99元,限时2人团购价3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