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5月3日,这是一个令全国人民沉浸在悲痛中的日子,天上的星辰闪耀着,似乎也在诉说着无尽的忧伤。

那天,我国著名的地质学专家李四光的追悼会在八宝山小礼堂举行,李四光的家人早早来到八宝山的家属休息室,等待着追悼会的开始。

在追悼会正式开始后,一位身穿黑色中山装的人迈着沉重的脚步走上了讲台。

此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的周恩来总理。



在那一天,一向温文尔雅的周总理却因没有追悼词而怒火中烧,随即,他便拿出怀里的一封信读了起来,由此引发了全场人的共情。

信里究竟写了什么,李四光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周恩来和李四光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一切的一切还得从李四光人生经历说起……

人生辗转多磨难,赤胆忠心终如一

说起少年二字,应与平庸相斥,但说起李四光,或许再多的华丽辞藻,也难以形容他的才华和对祖国发展作出的贡献。

1889年,李四光出生在湖北黄冈的一个小山村里,生而不凡,年少有志。

他14岁就告别父母,只身前往武昌求学,因为在校期间学业名列前茅,获得了公费去往日本留学的机会。



当时,他去日本的初衷是学习先进的造船技术,想着将来为中国造海上战舰,可后来他发现,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根本没有生产战舰的原材料和技术能力。

所以之后,他又远赴英国,刚开始学习采矿,后来又转为地质学,从此,开始了他坎坷而又辉煌的“地质人生”。

纵观他的整个人生,每次发生重大转折,都与两件事有关,一是祖国,二是地质。

在英国,李四光学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一腔报国热情,如同岩浆般喷涌而出,他迫不及待想着要重塑心中挚爱的中华。

回国之后,李四光凭借自己出色的表现,先后担任了众多高校以及研究所的重要职位,主要从事地质方面的工作。

在当时,世界各国普遍认为在中国并不存在第四纪冰川,而李四光偏偏不信,他认为外国人根本没有对中国进行过实地考察,对中国地理一点都不了解。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李四光深入太行、云贵等山区进行实地考察。

经过多番努力,他发现了中国真实存在第四纪冰川的证据,用事实证明了外国人带有民族歧视的武断结论是十分错误的。

1922年,李四光在英国的《地质杂志》上,发表了《华北挽近冰川作用的遗迹》一文,详细介绍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状况和发现过程,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李四光也因此声名大振。

远赴重洋,不忘报国之志

1946年的一天,正在房间陷入沉思的李四光被一阵敲门声惊醒,打开门后,迎面走进一个身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

他刚一进门,优雅地伸出右手打算握手, “你就是李四光同志吧,你好,我是周恩来。” 来人说道。



“您是,您是周恩来!”李四光惊讶地说,他不敢相信大名鼎鼎的周总理会特意过来找他,随后,二人便犹如久别重逢的知己,畅谈起来。

这便是李四光与周恩来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没有初识的拘谨,有的只是彼此关怀与畅谈,仿佛老友重逢、知音相遇。

当时,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周恩来率领共产党代表团参加会议,周恩来早在来此之前,便对李四光有了深入的了解,认定他是复兴中华必不可少的人才。

因此,在渝期间,周恩来两次秘密会见地质学专家李四光,彼时,李四光正担任重庆大学的教授。

经过多年努力,他在重庆大学开设了全国第一个石油专业。

此外,他还是一个著名的“反蒋人士”,对于蒋介石欺瞒群众,故意挑起内战的行为,李四光坚决反对。



未来革命胜利在望,可今日国内烽烟再起,在当时,中国未来究竟会是怎么样,没有人知道。

因此,周恩来秘密会见李四光,并告诉他,继续留在重庆必定会引来杀身之祸,建议李四光找机会到国外暂避风头。

1948年,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在英国伦敦召开,他瞄准时机,带着家人逃到了英国伦敦。

到达伦敦后,李四光便一边关注着国内解放战争的战况,一边热切盼望着能够早日回归祖国怀抱。

他的等待最终迎来了曙光,1949年,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很快便打得国民党军队败退台湾。

周恩来看见国内形势逐渐明朗,便写信给李四光,期盼他能够早日回国,投身于国家发展建设,并将他提名为政协委员。



不久后,新中国成立,可李四光却未能如期归国。

当时,李四光听见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归心似箭,此刻还漂泊在异国他乡的他更加心急如焚。

他早早购买了船票,做好了随时启程回国的准备。

但那时,英国方面知道李四光在地质学领域有很高的造诣,一旦放他回国,对自己来说必定是重大的损失,随即为李四光开出了诱人的条件,希望他能留在英国。

但李四光报国之心坚不可摧,毅然决然地拒绝了英国方面的威逼利诱。

随后,驻英大使郑天赐收到通知,要他派人登门拜访李四光,并要求李四光公开发文拒绝政协委员的职务,否则就会将其扣留。



好在李四光提前得知了这个消息,当即拿上自己地质学研究报告和相关数据文件,到一个货运港登船离开了英国。

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中,李四光为了躲避英国的追捕,辗转各地,只为能够顺利归国。

因为他的根在这里,也是因为周恩来总理以及众多坚毅不屈的共产党人让他看到了中国的倔强和希望。

自李四光离开英国之后,外界便失去了他的消息。

周恩来通过多方努力,得知了李四光的处境,便动用了一切可以使用的力量,力助李四光归国。

经过两个多月的颠簸,在沿途共产党员的协助之下,李四光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刚到中国,他便马不停蹄赶往北京,希望早日看见周总理。



再次踏上神州大地,相隔不过数月,对李四光来说,却仿佛过了几个世纪,看见中国的新面貌,方觉如梦初醒。

从那之后,李四光和周恩来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周恩来把很多对中国发展至关重要的事情都交由李四光进行主导。

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归国后的李四光格外珍惜每一次机会,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之中,他发愿要将余生奉献给这个崭新的中国。

因此,那些年他走遍了大江南北,用脚丈量了祖国河山,用心感受了中华大地的每一处气息。

那一年的中国百废待兴,要想获得发展,就需要有工业的支持,而工业又离不开石油等矿产资源。

然而,国外的地质权威专家一致认定中国是一个“贫油”的国家,可李四光并不相信他们说的话。



新中国的建设需要石油,那时候中国80%以上的石油都需要进口,让当时本就羸弱的中国不堪重负。

从那时起,李四光便下定决心要靠中国人自己的努力生产石油,摘掉“贫油”的帽子。

他凭借着自己的科研经验,用地质学知识分析地壳运动现象,探索矿产的分布规律,还形成了一套新概念、新方法。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李四光的深入研究,他发现了有可能存在石油的多个沉积带。

后来,在他的领导下,国家对松辽平原、华北平原进行大规模的石油普查,先后发现了大庆、华北和汉江等油田,解决了中国发展的燃眉之急。

当然,李四光的成就远不止于此。

铀是制作原子弹不可缺少的材料,为了能为祖国的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李四光也致力于铀元素的勘探研究,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1955年,李四光被任命为国家原子能委员会副主任,带领科研人员陆续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铀矿床,为将来原子弹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看到李四光为祖国发展作出的卓著贡献,周恩来深感欣慰,他自己没有看错人,新中国的未来之路也因为有李四光的存在而充满光明。

伟人与世长辞,总理以信悼念

晚年的李四光,由于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使身体逐渐被透支。

或许是感觉到了时光的有限,他更加拼命地工作,尽可能把时间都用在有益于国家发展的事情上,生怕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完便在某一天撒手人寰了。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身为地质学专家的李四光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测的,他冒着病情恶化的危险,多次深入到大山深处进行考察,希望能将地震预测技术再向前推进一步,哪怕是一小步,也能给国家和人们减少一分伤害。



在去世前一天,他还在惦记着这件事,他说:“再给我半年时间,就半年,地震预测的探索工作便会看见成果。”

那段时间,他总是在期盼着自己能够早日康复,继续奋斗在一线,然而,老天爷似乎不能理解这位老科学家的苦心。

1971年4月2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溘然长逝,留下了无尽的惋惜和悲伤。

1971年5月3日,李四光的追悼会在八宝山小礼堂举行。

那天,众多的学术泰斗和知识分子都自发前来悼念这位伟人,屋内屋外都站满了人,场上虽然无一人言语,但悲伤之情早已洋溢在这个小屋里。

此时,李四光的妻子许淑彬和女儿李林在家属休息室等候。



在追悼会即将开始时,李林被工作人员告知周恩来总理也会前来参加追悼会,听到这里,李林便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珠从眼眶中滑落。

在李四光病逝前的那一段时间,李林一直陪伴在父亲的病床前,听他讲述了他与周恩来总理相遇相识相知的过程,他一直都很敬重周总理。

李四光曾透露,能够与周恩来相交,是自己的一大幸事,如果新中国没有周恩来,也就不会有今日之中国。

此外,李四光还和女儿李林谈论了很多有关地质学的事情。

如果中国想要获得长久的发展,地质勘探工作就不能停歇,地震预测的工作要早日落实,尽可能减少地震给中国百姓带来的伤害。

这一刻的李林深知,父亲十分记挂着周总理。



在听完父亲的陈述之后,她便将父亲的念想、对周总理的钦佩以及自己的感受等内容悉数写到信中,希望有一天能亲手将这封信交到周总理手中。

如今,机会来了。当时的周恩来在中南海收到李四光病逝的噩耗时,犹如五雷轰顶,一时间无法接受,眼眶红润,身体微颤。

随即,他便暂停了手中的工作,安排好行程,前往参加李四光的追悼会。

在追悼会那天,周恩来如期而至,面容上比以往多了几分憔悴。

李林见到周总理,迎面向他走去,在他面前深深鞠了一躬,并将自己手中的信交到了周总理手上。

周恩来总理在接过信件之后,微微点头,将信件小心翼翼地放进了自己的上衣口袋之中,眼里满是伤怀。



整个过程,二人皆无言语,却又能悉知对方的感受。

进入追悼会会场之后,周总理询问了工作人员悼词准备得怎么样了,可得到的回应却是没有准备。

此时的周总理一改以往的温和,怒火中烧,连忙问为什么没有为李四光同志准备悼词。

在工作人员解释之后,周恩来总理这才知道,原来当时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办公厅有同志提到:中央决定在追悼会上一律不准备致悼词。因此,场上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准备。

事已至此,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李四光同志的追悼会必须要有致悼词。

很快,追悼会正式开始了,正当主持人郭沫若要上台接过话筒讲话时,原本站在悼念队伍之中的周总理便抢先一步,拿到了话筒。



“大家好,非常抱歉,我们国务院的工作没有做好,没有为李四光同志写好致悼词。”周恩来沉痛地说。

说完之后,周总理停顿了一下,便拿出怀里的那一封沉甸甸的信,对着众人说道:“这是一封记录了李四光同志的临终前的心中所思所想的信,接下来,我便把它作为致悼词,为大家念一遍。”

随后,周总理便开始满怀深情地复述着信中内容,言辞之中满是李四光对科学工作的不舍,对祖国人民的热爱。

信中所谈,皆是李四光同志生前最关注的地震预测、海洋地质学等问题,拳拳报国之心,令听者动容。

当读到信中对自己的称赞之词时,周总理便停了下来,向着台下众人鞠了一躬。



周总理的讲话结束后,引发了全场人的共情,大家纷纷被信中内容所感动,这一封短短的信件,承载着的是一位老科学家一生对中华民族无限的热爱与期待。

经世救国,不忘初心,在祖国最艰难的时刻,这位倔强老人挺身而出,用他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复兴中华”的大旗,为中国、为中国人民带来了黎明前的曙光。

此刻,站台下的李林早已泣不成声,这当中不仅仅是对已逝父亲的思念,还有对周总理的敬佩与感激。

结语:

“不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为国开。”这句诗完美诠释了李四光的一生。

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即便身处困境,却永远向四周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为祖国发展带来希望。



他是那个时代中国科学家的代表,体现了那个时代无数知识分子的志向与担当。

像李四光这样的,为了国家奔走一生的科学家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身上散发着光和热,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继续为祖国发展奋勇向前,用理想和信念拥抱这个伟大的世界,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与此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如何才能让自己有限的人生,散发出无限的光芒,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一路披荆斩棘,继续走向下一个新时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