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段楠楠

编辑 | 冯羽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此轮光伏行业内卷程度,出乎了所有人意料,几乎所有的光伏企业都陷入亏损当中。

与其他光伏企业相比,上游硅料龙头企业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科技”)终究维持住了最后一丝体面,2024年一季度协鑫科技预盈3300万元人民币。

与其2022年超160亿元的净利润相比,2024年一季度仅3300万元的盈利略显“凄惨”。 由于业绩大幅下滑,协鑫科技股价出现大跌,实控人朱共山承诺的60亿元增持也迟迟未能兑现。

面对残酷的产能过剩,协鑫科技坦言2024年可能见不到行业拐点。在此背景下,协鑫科技能否平安渡过这轮行业危机?

1、利润从164亿元暴跌至3300万元,协鑫科技经历了什么

公开资料显示,协鑫科技诞生于2006年,主要从事光伏硅料研发和生产。彼时,国内太阳能多晶硅市场主要被外国企业所占据,全球多晶硅产能仅3万吨左右,太阳能多晶硅产能还不到1万吨。

在此背景下,协鑫科技实控人朱共山成立之初便将公司产能定为万吨以上。2007年,协鑫科技多晶硅开始量产。

当时,在政策的支持下,欧洲光伏产业开始爆发,在下游需求旺盛的推动下,多晶硅价格一飞冲天,最高时多晶硅价格突破400美元/公斤,涨幅超10倍。由于协鑫科技产能释放较快,2008年,成立仅两年的协鑫科技年内利润便达到1.8亿元。

好景不长,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加之欧美对中国光伏实施反倾销调查,多晶硅料价格开始雪崩,2009年协鑫科技陷入亏损当中。

即便如此,协鑫科技也并未停止扩张产能。2009年,协鑫科技以263.5亿港元收购中能硅业100%股权。自此,协鑫科技开始了狂飙的进程。2014年,协鑫科技多晶硅产量为6.69万吨,超过Hemlock、德国瓦克等外国巨头,成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

2018年,由于国内光伏补贴退坡,协鑫科技进入低谷期,业绩连续数年萎靡不振。2020年随着“双碳”的提出,光伏行业再次迎来大爆发,硅料因为供不应求价格一飞冲天。

协鑫科技终于迎来财务收获期。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协鑫科技年内利润为亏损1.11亿元,2022年,协鑫科技年内利润暴涨至164.23亿元。

在业绩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协鑫科技股价开始暴涨。2020年,协鑫科技股价仅0.20港元/股左右,2022年公司股价最高涨至3.91港元/股,涨幅超19倍(由于公司进行过分红,故统一采用除权后的股权)。



好景不长,随着硅料产能的逐步释放,价格也跌落谷底。在此影响下,协鑫科技业绩开始大幅下滑。2023年,协鑫科技年内利润下降至33.27亿元,同比下降近80%。 2024年一季度,协鑫科技利润更是只有3300万元左右。

不过,相较于硅料巨头通威股份2024年一季度亏损7.87亿元,协鑫科技终究是维持住了最后的体面。

2、股价跌超65%,实控人60亿增持计划两年未兑现

有意思的是,在这轮浩浩荡荡的光伏周期中,协鑫科技董事长朱共山家族的增持计划因为股价大跌而迟迟未见动静。

2022年8月15日,协鑫科技发布公告称,主要股东朱共山家族将通过家族信托的方式以每股不低于4.2港元的价格增持公司股票。

公告还称,朱氏家族信托已与协鑫科技作出接洽,拟透过其附属公司及其他投资机构认购由协鑫科技发行的可转债,本金约8亿-10亿美元(约合54亿-68亿人民币)。

2022年7月22日,朱共山家族信托以3.548港元/股的价格增持公司1000万股,耗资约为3548万港元。此前,据界面新闻报道,朱共山家族高价增持公司股份,主要目的是为回A股做准备。

该公告还表示,该增持并未签署任何有约束力文件。此后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公司将遵照香港上市规则规定于适当时候另行刊发公告及通函。

截至目前,朱共山家族并未推进上述增持计划,自2022年7月22日增持1000万股后,朱共山也未有任何增持股份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公司业绩下滑及市场投资者偏好的变化,协鑫科技股价一跌再跌。截至6月20日,协鑫科技报收1.33港元/股,较巅峰期下跌超65%。

股价高位时,朱共山及其家族反而增持,在股价下跌超65%以后,又迟迟不见动静。此种行为,也让人心生疑问。

本月在上海举行的SNEC展会是“光伏春晚”,在该展会上,协鑫科技联席CEO兰天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相较于2023年,今年参展商的情绪悲观一些。大家认为过去两年资本、政府投资过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到今年来到了爆发期。

此外,兰天石还表示,当下供需关系是非理性的,硅料价格今年出现拐点的可能性不大。“一定要有人离开牌桌才是反转的信号。只有当大量的硅料新玩家退出、暴雷、资不抵债时,才是真正的底部。”

兰天石还认为, 2024年产能过剩的拉锯战看不到头,今年企业很难实现盈利,只有“血条”够厚的企业才能活下去。



仅从兰天石的表述来看,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在2024年或许更加惨烈。此时,朱共山及其家族停止增持,不免让外界浮想联翩,是否朱共山也在担忧行业产能过剩以及公司业绩持续下滑带来的风险?

不过面对持续下跌的股价,协鑫科技也在推动公司进行回购。2024年3月,协鑫科技宣布了2024至2026年的股份回购注销或分红派息计划。根据计划,2024年协鑫科技将至少投入6.8亿元进行股份回购注销。

但在行业的裹挟下,协鑫科技6.8亿元的回购恐怕很难将公司股价拉出泥潭,唯有实控人尽快增持,或许才能抵挡行业的下滑。

3、另辟蹊径,公司发起差异化竞争

作为光伏行业的领军人物,朱共山或许是经历了太多次光伏行业的潮起潮落,在此轮光伏行业扩张中,虽然协鑫科技也在积极拓展业务,但公司债务水平及现金流状况一直维持着较优的水平。

2020年,协鑫科技资产负债率还高达74.67%,截至2023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至41.62%。作为对比,同为硅料企业的通威股份2023年底资产负债率为55.08%。

协鑫科技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与其频繁股权融资及前几年优异的财务表现有很大关系。2021年,协鑫科技先后三次完成配售,累计获得超100亿港元融资。

除部分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外,其余资金均用来归还欠款及补充流动资金。在一系列配股融资支持下,2021年协鑫科技资产负债率从上年的74.67%大幅下降至49.61%。

此后几年,虽然协鑫科技一直在扩张,但由于公司盈利能力较强,公司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下滑趋势,尤其是银行借款更是快速下滑。

数据显示,2020年协鑫科技银行及其他借款超360亿元,2023年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仅150亿元出头。同期,公司负债总规模从601.1亿元下降至344.5亿元。

银行借款大幅下滑也让协鑫科技极为受益,公司融资成本从2020年的31.55亿元下降至2023年的4.18亿元,为协鑫科技节省了超27亿元的财务开支。

资产负债率下降让协鑫科技有更大的底气应对行业的产能过剩。 在接受机构调研时,协鑫科技表示,未来一年内,公司到期债务接近60亿元,目前公司账上现金有60-70亿元,此外公司银行授信额度也在100亿元以上。



从目前来看,前几年协鑫科技收缩债务的策略无疑非常成功,也让公司有更足的底气迎接行业“寒冬”。

除债务减少外,协鑫科技还在努力推动公司经营成本下降。作为以硅料起家的企业,在市场主流硅料以棒状硅为主的情况下,公司另辟蹊径,选择成本更低的颗粒硅。这也是公司颗粒硅毛利率高出行业平均水平近2%的重要原因。

不过隆基绿能曾表示,颗粒硅有四个缺点,金属含量高、碳含量高、有粉料、含氢。根据能源行业媒体华夏能源网报道,颗粒硅这些品质缺陷,容易在拉晶过程中导致产品品质出现问题。

因此,颗粒硅能否大规模打开市场空间还有待观察。不过在行业极度内卷的情况下,选择低成本的“差异化竞争”也不失为应对产能过剩的好办法。

对于协鑫科技而言,在行业极度内卷的情况下,2024年一季度能保持盈利实属不易。不过公司想要在资本市场有所表现,光靠低成本的“差异化”竞争以及回购还远远不够。必须要等行业全面复苏以及实控人的增持逐步兑现,公司股价或将迎来反转。

*文中配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