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银行市场上,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无疑是两大巨头,就在最近汇丰中国宣布收购花旗中国的核心业务,面对着的这一轮收购案我们到底该如何分析?汇丰出手收购花旗我们到底该如何分析?



一、汇丰银行出手收购花旗?

据中国经营报的消息,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汇丰中国”)宣布,已完成对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旗中国”)在中国内地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的收购。随着交易的完成,汇丰中国已承接花旗在全国11个主要城市的个人财富管理客户及相关资产。同时,超过300位花旗原相关员工也已正式加入汇丰。

2023年,汇丰集团在中国内地的财富管理投资资产比2022年增长53%,财富管理客户总数同比增长超过30%。2024年一季度,汇丰集团在亚洲市场的新增投资资产净值同比增长33%至190亿美元,其中中国内地市场亦做出贡献,其同期新增投资资产净值同比近乎翻番。

2022年12月,花旗宣布将逐步关闭中国内地的个人银行业务。此举是花旗全球14个市场的个人银行业务战略转型的一部分。自2021年4月,花旗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对个人银行业务进行战略调整和转型,在亚洲、欧洲、中东和非洲,后又宣布在墨西哥,共计14个市场退出个人银行业务,包括中国内地市场。

基于逐步关闭中国内地个人银行业务的战略调整,花旗中国非核销类个人抵押贷款业务已完成向富邦华一银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邦华一”)的出售,于2023年5月、7月以及2024年1月完成了三批交割;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已于2023年10月和汇丰中国达成出售协议。



二、两大银行巨头的并购案会向何处去?

在全球金融版图上,每一次大型金融机构之间的并购都足以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而近期汇丰银行对花旗银行中国内地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的收购案无疑就是这样一个焦点事件。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资产转移,更是两大金融巨头基于自身发展策略与市场环境变化做出的深思熟虑之举,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件事呢?

首先,早在收购行动之前,市场上便不乏关于花旗银行全球战略调整的风声。2021年,花旗宣布了一项全球性的战略转型计划,决定逐步退出多个市场的个人银行业务,中国内地市场也在其列。这一决策源于对全球经济环境的重新评估以及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聚焦,意味着花旗将资源集中于更为盈利且符合其长远规划的业务领域,如企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等。因此,花旗出售中国内地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并非突然之举,而是其全球战略调整的自然延伸。

与此同时,汇丰银行对中国市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与决心。作为一家历史悠久、在全球拥有广泛业务网络的国际性银行,汇丰一直视中国为其重要增长市场。特别是在个人银行业务领域,汇丰看到了中国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群体以及对高质量金融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因此,当花旗决定出售中国内地个人财富管理业务时,汇丰出手接盘几乎是水到渠成的选择。这不仅满足了汇丰快速扩大市场份额的需求,也与其深化中国市场布局、提升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战略目标高度契合。



其次,汇丰对花旗中国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的收购,是其深耕中国市场的关键一棋。一方面,通过此次收购,汇丰直接获得了花旗在中国内地11个主要城市的庞大客户基础及相关资产,价值约36亿美元,这无疑是对其业务规模的一次显著扩充。另一方面,随着超过300名原花旗员工的加入,汇丰不仅吸收了宝贵的人才资源,也继承了花旗在个人财富管理领域的成熟经验和技术,有助于其服务的迅速升级和个性化定制能力的提升。此外,这一举动还强化了汇丰在中国个人金融服务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为其后续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对于汇丰而言,此次收购直接带来了客户群、资产规模和市场份额的增长,是其实现业务快速扩张的有效途径。同时,这也表明了汇丰对中国市场长期发展的信心,为其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利润最大化提供了新的支点。反观花旗,虽然放弃了中国内地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但此举使其能够更加专注于全球战略转型的核心领域,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出售非核心业务,花旗获得了资本以支持其在全球其他市场或业务板块的扩张或优化,从而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此外,通过与汇丰的交易,花旗确保了原有客户能够平滑过渡至新的服务提供商,维护了客户利益和品牌声誉,实现了负责任的退出。

第四,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汇丰与花旗的这次并购案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和竞争加剧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日渐成熟,监管政策的逐步放宽,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间的业务整合与并购活动将变得更加频繁。一方面,外资银行通过并购进入或扩大在中国的业务布局,以求在庞大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另一方面,国内银行也在积极寻求对外合作或并购机会,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这种趋势不仅促进了市场的活跃度,也推动了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最终受益的是广大消费者和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