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0月,毛主席刚刚在机场送别了印尼总理苏加诺,回城时想在外面吃饭,于是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来到一家羊肉泡馍店。

吃饭期间毛主席环顾四周后,悄悄推了推身边的高智:“你现在工资是多少呀?”

高智回答后准备去结账时,没想到却发生了一件十分尴尬的事。



那么毛主席为何突然关心高智的工资,高智又是如何回答?高智在结账时到底遇到了什么尴尬事呢?

“看,是毛主席!”

毛主席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中国精神领袖,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为人民奋斗,自加入革命队伍中就从来没有脱离过群众。

他在老百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同时毛主席在群众中的辨识度也很高形象也深入人心。

由于毛主席革命和工作时会经常走到群众中,很多时候都是低调地考察民情,大家对他十分爱戴。

因此有不少时候会被眼尖的老百姓认出来,那时候激动的群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快看,那是不是毛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经常会去各地视察工作,也是为了看看老百姓的生活有没有改善。

可时间一长身边的警卫人员和工作人员就发现,主席就这样出去其实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姑且不说别的外在原因,单就是这张十分有辨识度的脸,往往就会引起群众围观,人挤人就会给毛主席的警卫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因此身边工作人员向毛主席阐述了这个问题,并提出建议希望毛主席以后每次出门都能尽量戴上口罩和墨镜,这样既能方便看看老百姓的生活也能让他出行更安全便利。

毛主席经过考虑后决定接受这个建议,不过在此期间他还是有那么几次无意间摘下口罩就被老百姓认出的经历。

1953年毛主席前往湖北考察,工作完成后便想出去走一走,于是当地工作人员向毛主席大力推荐蛇山风景秀丽,还能去观赏黄鹤楼,毛主席欣然答应。



事实上26年前的1927年毛主席就曾来过黄鹤楼,这次算是故地重游。

在罗瑞卿等随行人员的陪同下,毛主席穿着黑色大衣戴着口罩,游览了四周的景色,感慨之余却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工作人员提醒毛主席,现在湖北天气还有些冷,山上风大容易感冒,希望毛主席能够回去休息,可毛主席不愿意,反而指了指西面不远处,“那里很热闹,我们过去看看吧”。

说着便戴上口罩向蛇山西侧走去,刚刚接近人群就看到前面有个摊贩在叫卖臭豆腐。

臭豆腐是湖南特产,更是毛主席的家乡美食,于是毛主席一行人走上前购买了臭豆腐,还不忘在一边跟小摊贩交谈询问生活怎么样,现在能赚多少钱。

很快臭豆腐就做好了,毛主席摘下口罩品尝时,谁想到这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走了过来,无意间抬头看见了旁边的人,盯了许久终于紧张地试探询问,“您是毛主席吗?”



毛主席笑了笑回答,“我确实长得有点像毛主席,不过我不是他。”

说着便摸了摸小姑娘的头转身离开,小女孩站在当地愣了半晌,片刻后下定决心向着毛主席走的方向追了过去,快到跟前时大声喊了一句,“您就是毛主席,我没认错!”

小女孩的声音很快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毛主席?毛主席在哪儿?”

认出主席身形的人越来越多,面对热情的群众毛主席摘下口罩和大家亲切地打招呼,询问大家的生活过得好不好。

一路聊天直到被老百姓簇拥着上了船还在和大家挥手告别。

1958年毛主席也有一次被群众认出的经历,当时他乘坐专列去天津考察工作,期间来到南开大学,想要看看当地的校办工厂做得怎么样。



南开大学里都是国家的优秀学子,更是祖国的未来,毛主席进入校园后便被学校的氛围感染,于是便摘下口罩想看看学生们如何生活学习,看看他们在学习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

很快,毛主席来参观学校工厂的事就被学生们知道了,还没等视察完工作逛逛校园,大批学生便涌向工厂门口等着看一眼毛主席。

侍卫长李银桥见此情形十分担忧,害怕重演“蛇山”旧事便调来了一辆小汽车,看见毛主席和学生们交流许久后便簇拥着主席上了车。

可即便如此,毛主席乘坐的车辆还是只能缓慢开在人群中,用了很长时间才离开校园。

随后一行人又来到提前安排好的正阳春吃饭,工作人员安排毛主席一行人走的是专用通道,因此一开始并没有被大家发现。

但饭店的厨师们知道毛主席要过来,全都激动的从后厨跑了出来见毛主席。



毛主席亲切的和大家握手,询问厨师的工资是多少,工作中有没有困难。

其中一位胆子比较大的厨师回答,“报告主席,我们现在一个月工资七八十呢,过得很好,很满足”。

毛主席听后很满意,七八十块在当时来说已经算是高收入了。

等饭菜期间,毛主席看见旁边开着一扇窗户,便想去窗边站一站抽根烟,没想到还是让自己“暴露了”。

包间的对面是一栋居民楼,当时正好有一名妇女在自家窗前干活,不经意间扫了一眼饭店,没想到就看到了毛主席。

妇女震惊几秒后瞪着眼睛不可置信的喊道:“哎呀,是毛主席,毛主席在对面吃饭呢,毛主席万岁。”



当时正值中午,很多人都听到了妇女的叫喊,“毛主席来了?在哪儿在哪儿!”

很快大家都发现了毛主席,越来越多的群众聚集在正阳春楼下高声呼喊着:“毛主席万岁!”。

感受到群众的热情毛主席一边摆手和大家打招呼一边回应着大家:“群众万岁。”

接连两次“暴露”,李银桥等一行人也有了经验,立即调来了小汽车,在天津人民的热情中缓缓驶离饭店。

事后有人报告给毛主席,“天津人民太热情了,过后打扫街道,光是群众丢的东西就捡了七八筐。”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毛主席是拯救中国的伟人也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受到群众的爱戴和簇拥,他从来都是接近群众,关心人们的生活,每到一个地方工作,一定会询问群众能不能吃饱,赚多少工资够不够花,久而久之很多人都知道主席有“问工资”的爱好。



不过关于“问工资”还曾发生一件十分有趣的事,而这次又发生了什么呢?

“我们去外面吃饭吧”

1956年9月印尼总理苏加诺访华,受到隆重的欢迎仪式,访问结束后毛主席还亲自将他送到机场。

从机场出来后已经快到中午,毛主席坐在车里兴致还很高,路上突然跟秘书高智提议,“有点饿了,我们去吃饭吧,不回去了,就在外面吃。”

高智作为主席的左膀右臂听到主席的话后瞬间就苦了脸,以往的经历告诉他,毛主席在群众中的辨识度太高了,经常被老百姓发现,然后就是几个小时的“围堵”和交流,不仅有安全隐患,而且毛主席太累了,也影响他的休息。

毛主席看见身边人的担忧笑了笑安慰道,“没关系这回我们低调点,就悄悄去,吃完就走谁也不告诉,吃饭的时候顺便看看老百姓生活条件好不好?”



说完还特意交代,“可不能特意清场啊。”

随后便和高智、李银桥商量,“咱们去吃点什么?附近有什么饭店啊?”

高智想了想好像附近有一家羊肉泡馍店很有名于是跟毛主席建议,“有个泡馍馆子,主席要不要去试试?听说他家的泡馍好吃,配泡馍的油辣子也特别香。”

毛主席听后果然很感兴趣,一边走还一边跟高智回忆自己当年在陕北吃羊肉泡馍的经历。

“上次吃还是在延安的时候,就是延安附近村里的大集,我想尝一碗,他们不让我吃,说这太不卫生了,您看锅里还有羊屎蛋呢,回头生病了怎么办。反正我是觉得没什么事,羊屎蛋有什么不干净的,羊吃草长大的,汤又是煮熟的能有多脏?”

当时正值五月,北京的天气已经热起来了,泡馍店里一进门更是一股热气,在里面吃饭的人很多,大家都低着头吃饭,也没人注意到毛主席一行人,几人便找到了最里面的一个小隔间坐了下来。



随后高智走到前面,用老家方言跟老板说:“大爷,给我们来8碗羊肉泡馍。”

师傅听到高智的话知道是老乡十分高兴,还热情的给毛主席一行人上了一大壶凉茶,并把馍端了上来,于是毛主席和众人一边“掰馍”一边聊天。

很快几人的泡馍就做好了,热气腾腾的汤碗里有着丰富的配料,毛主席拿过旁边的油辣子放了大大的一勺,便开始大快朵颐。

吃着吃着,毛主席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抬头询问高智,“你现在工资是多少钱啊,够不够花?”

高智立即咽下嘴里的汤回答:“有一百多块呢,够花的。”

毛主席点了点头,喝下一口汤,“确实不少啦,普通老百姓还远远达不到这个工资,要知道现在普通工人的工资一个月也就30块钱。”



毛主席知道得这么清楚,身边的人却一点都不意外,毛主席关爱群众有目共睹。

很快几人吃完饭准备离开,高智再次走到前面想要结账,结果一掏口袋,发现身上只有几毛钱,而这顿餐费却是6块多。

高智连忙偷偷叫来其他几位同事,询问他们有没有钱,几个人口袋掏空了也就凑出来三块钱。

谁也没想到今天会出来吃饭,平时吃食堂也不会带出来太多钱,几人正在尴尬,老板看到后便说,“没带够钱吧,没事,改天来了再给就行。”

高智便答应老板明天一早就给他送来,谁想到就是这么一会时间,刚吃完饭还没来得及戴口罩的毛主席便被其他吃饭的顾客认了出来,很快就被大家围在了中间。



毛主席看到自己又被认出来了,索性放下手里的口罩和群众聊了起来。

一传十十传百,不知道怎么这样快,毛主席在饭店的消息很快就被周围的人知道了,大家聚集在泡馍店门口,主要是饭店里面早就站满了来看毛主席的人,已经挤不进去了。

有人踮着脚,还有人跳起来就想能多看一眼毛主席,哪怕是一个背影都好。

高智等人赶忙跟在毛主席身边,老板更是顾不上收钱,赶紧往毛主席的方向挤过去,看看能不能有机会和毛主席握手,一边还不忘向高智的方向喊:“不要钱啦,毛主席来吃饭是我们的荣幸,不能收钱。”

毛主席听到后笑着对老板说:“一定要给的,明天让他们给你送来。”

街道上很快就被民众们围得水泄不通,毛主席困在店里根本出不去,只能坐下一直和大家聊天,询问老百姓老家是哪里人,现在做什么工作,赚多少钱,一家多少口人够不够花销。



转眼就过去了5个多小时时间,里里外外的人却不见丝毫减少。

最后还是在安保人员的护送下,毛主席才缓缓走出泡馍店,上了汽车还不忘和大家告别。

第二天一早,泡馍店刚开门,高智就走进店里说什么都要把钱给老板,老板不想要,高智严肃说道:“不行,您一定得收下,不然主席会批评我们的,咱们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

隔年毛主席再次来到饭店吃饭,这次老板第一时间认出了毛主席,还给毛主席介绍自己店里挂着的一幅画,是当时一名画家创作的《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

画面赫然是当年毛主席来饭店吃饭的情景,此时被老板买了下来,专门挂在店里,仿佛在骄傲的告诉所有人,“毛主席吃过我做的羊肉泡馍。”



结语:

毛主席对群众的热情和关爱是发自肺腑的感情,他从群众中走出来,带领全国人民过上当家作主的好日子。

即便是国家领导人,也始终没有脱离群众,始终和人民站在一起,他是中国历史上永垂不朽的伟人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